在绿茵场上风驰电掣、带球如飞的“足球小子”,转身换上宽袍大袖,便成了气宇轩昂的“小公子”。足球的奔放活力与汉服的儒雅沉静,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气质,在 11 岁的雷培杨身上奇妙碰撞、融合,像一颗拥有双面相的宝石,折射出“文心”与“武魄”的璀璨光芒。


雷培杨是金湖县实验小学里那颗特别的星。他对 “苏超” 的痴迷近乎“狂热”,是个实打实的“超级小球迷”。每逢周末联赛日,他总早早写完作业,拽着父母守在电视机前,屏幕上那些行云流水的配合、神来之笔的传球,被他像拆解积木般反复琢磨。妈妈杨殿红看在眼里,笑意藏不住:“过去这孩子踢球,就知道闷着头往前冲,像头不服输的小倔牛。自从迷上‘苏超’,他常念叨着‘足球是十一个人拧成一股绳的游戏’!”




“苏超”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雷培杨对团队的理解。过去,他和小区小伙伴组成的“小球队”总输球,只因大家各想当英雄,球到脚下便难再传出。如今的他却像个小指挥官,奔跑时会下意识抬头观察,目光如雷达般扫过全场,精准捕捉队友的位置。每当机会出现,他不再执着于自己射门,而是果断将球送到位置更好的伙伴脚下 —— 默契在一次次传球中生长,笑容也在队友的拥抱里愈发灿烂。
每场比赛结束,小区绿茵场就成了最热闹的 “复盘基地”。雷培杨和伙伴们围坐草坡,手舞足蹈地争论精彩进球与争议判罚,还会笨拙却认真地模仿偶像球员的标志性动作,连庆祝时扬起的手臂角度都力求精准。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群正在蓄力生长的小树苗,根系扎在对足球的热爱里,枝叶朝着更大的赛场伸展。
绿茵场是雷培杨释放 “武魄” 的天地,而脱下球衣,换上汉服或执起笔墨的时光,则藏着他“文心”的另一面。他爱极了汉服的典雅庄重,每次穿上,系衣带时的动作都轻缓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抚平褶皱时,连呼吸都不自觉放轻。这份“静”也渗透在日常爱好里:拼搭乐高时,他能对着细碎零件坐一下午,拆了又装,直到“故宫角楼”的飞檐在指尖成型;挥毫泼墨时,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他会盯着那团墨迹出神,轻声说 “像乌云散了点光”。在笔墨与积木的世界里,他磨出了耐心,沉淀了心性,也悄悄滋养着对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好奇。
盛夏的风里,儒雅的衣袂与疾驰的球影相遇交织。雷培杨这颗“双面星”,正以文武双全的姿态,在成长的赛场上全力奔跑,奔向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而他脚下的每一步,都踩着热爱的鼓点,既带着绿茵场的飒爽,又藏着笔墨间的从容。

目前,金湖第二届汉服旅游消费季影像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截稿日为 2025 年 8 月 20 日),期待更多少年身着华夏衣冠、心怀文化自信,漫步金湖地标,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绽放成长风采,用短视频和照片定格诗画瞬间。
市民、游客、学子可以“金湖地标+汉服+ N”的形式记录美好,可将个人照、亲子照或1分钟内的视频上传至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或指定电子信箱。
① 扫描二维码下载 “交汇点” 新闻客户端,进入底部 “我的”—“活动”专区投稿;
② 邮件投递至官方邮箱:jinhuhfwh@163.com
咨询电话:025-84737000 / 13382088473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华诚 张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