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碧叶间,八岁孙维瀚戴顶拙朴的草帽,一身短打汉服衬,像从古诗里走出来的童子。小白牙弯成月牙儿,胖乎乎的小腿嫩生生的,恰似刚从泥里拔出的新藕,透着股招人疼的机灵劲儿。这帧“荷田草帽哥”的画面,成了金湖汉服研学活动中最鲜活的注脚,被选入第二届金湖汉服旅游消费季的展示。画面定格着本地娃的欢喜,也藏着一家人对乡土文化的那份深深牵挂。

土生土长的“荷乡的孩子”,孙维瀚与荷花有着天然的亲近。爸妈是地道的金湖人,深知脚下水土的灵秀,每逢假期总带着他徜徉家乡景致。那些在路上拾得的风景碎片,都成了他搭建“小世界”的灵感 —— 用乐高积木拼起汽车城堡,指挥着积木在小书桌上,摆出心里最美家乡的模样。这个“荷田乐高梦” 里,满足了孩童对故土最纯真的想象。

在金湖县实验小学读一年级的他,特别喜欢把课堂所学“搬进”大自然里体会。语文课刚学“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就跑到湖边踮脚寻找刚冒头的荷叶尖;美术课画荷花“亭亭玉立”,他便坐在池塘边对景写生。活泼的孩童亦有安静专注时,翻开他的练字簿,一笔一画皆工整,方方正正汉字里的韵味,正一点一滴浸润着这颗小小心灵。
他钟爱汉服,家里备着好几套。对他而言,穿上汉服就像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披在身上,跟着爸妈出游时,这身传统衣冠总伴着他走过家乡的桥与路。爸爸说,今年暑假,新添的汉服已备好,等待他继续丈量外面的路,看最美的景。
荷田里的照片里,他像书里的秀才,又似田间的庄稼汉。荷风掀起汉服下摆,草帽檐下的笑脸灿烂得晃眼,真真切切把传统文化过成了日子。这份传承,融进在日常的散步、荷塘嬉戏与假期的旅途中。
你瞧人家行者装束早已就绪,爸、妈还能带快些?

荷香深处的开怀一笑,就是孩子对生养水土最真心的告白。文化的种子,也借着孩童的眼眸、指尖与脚步,在这片荷花故乡悄然生长。

目前,金湖第二届汉服旅游消费季影像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6月1日至8月20日)。欢迎市民、游客、学子在金湖地标+汉服+N定格美好瞬间,将照片或视频上传至“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或者电子信箱。
① 扫描二维码下载“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进入底部“我的”—“活动”专区投稿;
② 邮件投递至官方邮箱:jinhuhfwh@163.com
咨询电话:025-84737000 / 1338208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