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讯(记者华诚 通讯员 刘振巍)这个“五一”假期,金湖县国尧产业集团旗下景区以“现象级遛娃胜地”之姿强势出圈。数据显示,仅“五一”假期前两天接待量就突破3万人次,抖音话题 #金湖乡野奇遇记# 播放量破十万。这场乡村旅游的破圈实验,暗藏三重创新密码。
破题一:场景再造激活乡愁记忆

在十里果林,“赶鸭子上架”竞技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竹哨声响起,五只高邮鸭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向终点,围观游客的助威声与鸭群扑棱翅膀的声音交织成趣。“就像回到童年追着鸭群跑田埂的时光!”宿迁游客赵志刚抱着 “冠军鸭”笑得格外开怀。

这种能够引发代际共情的活动设计,同样让三园农庄的亲子虾王争霸赛趣味十足,钓竿频频弯出满月般的弧线,孩子们屏息凝神、紧紧盯着钓竿的专注神情,成了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素材。
集团创新打造的“人鸡大战”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都市青年与散养土鸡展开追逐战时,青年们笨拙的扑空姿势与土鸡灵巧地闪避动作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反差。最终,夺冠小伙高举战利品的画面,被网友制作成“鸡飞狗跳”短视频并广泛传播。这些看似“土味”的活动,实则是将农耕文化巧妙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景的精妙设计。
破题二:产业链重构唤醒土地价值
在林下经济示范区,6000 余只土鸡、1000羽三花鹅与高邮绿头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移动风景线。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边投喂边科普:“看,这就是我们中午吃的竹林鸡。”
农业产业化与旅游业态的深度融合,不仅使集团年产值突破百万元,更催生了“从田间到餐桌”3 小时直达的供应链 —— 通过12 个“交邮快供+农产品”服务点,当天现捕的鱼虾、带着露水的新鲜果蔬,正通过冷链物流快速走进城市厨房。

灰砖白墙的老灶台餐饮区炊烟袅袅,游客李女士正教孩子掌控火候:“柴火饭要耐心等炭火慢慢煨。” 这种可参与的乡厨体验,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 30%。

而在桑葚采摘园,紫玛瑙般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游客李壮壮一家三口挎着竹篮穿梭其间,“现摘的桑葚做成蜜饯,比超市买的香多了。”
破题三:代际对话重塑乡村引力
“彦乐队”在草坪上弹唱时,00后顾林跟着《稻香》的节奏轻轻摇摆:“谁能拒绝在星空下撸串听周董的歌呢?”天幕露营区的30顶米白色帐篷在夜间全部住满,烧烤架上跳动的火星与年轻人手机的闪光灯相互映衬,仿佛连成了一片璀璨的星河。
而在50米外的非遗展演区,老人们正手把手地教孩子编竹篾,传统与现代在这片乡村土地上奇妙共生。

面对单日1.5 万的客流压力,景区创新启用了“志愿者”服务队。65岁的王大爷熟练地指导游客扫码预约:“我们熟悉乡情,讲解起来更生动。”这种代际协作的服务模式,既有效缓解了景区的用工压力,更让长者的价值在乡村旅游中被重新发现和认可。
金湖国尧产业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农文旅商”生态闭环,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开发更多融合项目,不断丰富业态,提升品质。持续优化服务,注重细节,提升游客体验,为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