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城联之下拜大年・金湖“踩街”贺岁闹新春
2025-02-02 18:3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淮水走金蛇,逐梦争先,春风正助腾骧势;荷香招白鹭,崇尧尚善,福气长酬清朗天。”2025年,这副挂在金湖地标尧帝古城门前的巨联,由金湖本地联家杨发余创作,省书协副主席王伟林以大气雄浑的笔锋书写,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深情。今年在金湖过年,人们深切感受着春节的文化韵味以及非遗带来的独特满足感。

(邱添  何学宇  摄制)

由全县八个镇街和优秀文艺团队组成的舞龙踩街展演队伍,从金湖县政府门前广场浩浩荡荡出发。队伍沿着人民路一路向南,敲锣打鼓,队伍长达百米,500 余名演员载歌载舞,年味十足,场面宏大,最终齐聚金湖文化艺术中心北广场。

今年是农历蛇年,“踩街”活动增添了新亮点。大年初五,许仙、白素贞、小青、法海组成的青白蛇表演队走在队伍最前面,五路财神紧随其后,腰鼓表演队、牡丹花队和扇舞队也紧紧相随,吸引了大批群众沿街观看。

上午10时许,展演队伍行至县艺术中心北广场。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声,演出正式开始。由金湖县文化馆组织排练,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和金湖县滨湖小学的学生们带来百人腰鼓表演《欢腾的腰鼓》。他们身着鲜艳的花色服装,手持火红的腰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步伐都坚定有力,彰显着青春的活力。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湖城。”当天,除了舞龙,金湖县文化馆还召集众多文化志愿者,手持象征花开富贵的牡丹花,舞动着吉祥的扇子,组建成一支优美的舞蹈队,为活动增添色彩。伴随着紧凑的鼓点,一条条“金龙”纷纷登台亮相,闪展腾挪间,金龙的威猛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盘旋高飞,时而低回婉转,气势磅礴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金湖踩街”活动起源于敬神、祭祀、庙会等。金湖县境内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三湖环绕,独特的水乡环境对踩街习俗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比如舞龙这一踩街形式,因水乡过去饱受水患,龙在人们心中是能够呼风唤雨、掌控水势的神物,所以百姓通过“舞龙灯”表达对龙的敬畏,以及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像陈桥镇的“陈桥花船舞”,可追溯至明朝,当时百姓在万家庵玩花船舞,就是为了祈祷神灵、驱邪避灾、祈求五谷丰登。

早先,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踩街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多由当地有钱人家牵头,街坊邻居踊跃参与。踩街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跑黑驴、挑花担、跳花船、打莲湘、踩高跷、舞龙灯、玩杂耍等,一次踩街活动持续三天三夜。

金湖县1959年建县,曾先后隶属于扬州市和六合专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次区划调整,使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渗透,为踩街习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独特的“水文化”“尧文化”“荷文化”,这些文化元素也融入了踩街活动中。

据金湖县文广旅局局长闵江介绍,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以来,金湖县委、县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将踩街活动作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工作,精心规划,科学安排,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让金湖的踩街活动重新活跃、兴盛起来。

2008年,踩街活动调整到每年正月初二举办,并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和表演形式,如腰鼓方阵表演、角色扮演互动等,使踩街内容更加丰富。如黎城镇的舞龙形成了 “龙舟闹海”等花样繁多、组合复杂的表演套路。

今年初二和初五各举办了一次踩街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影响力,“踩街”已成为展示金湖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华诚)

标签:
责编: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