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11-13 08:52  来源:淮安日报    
1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安老淮上”养老服务品牌,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和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91家、县级失能失智老人集中供养中心8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3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8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585处。

完善养老服务政策,让老人尽享红利。为了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市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优待政策,不断提升优待水平。在“十四五”养老服务建设过程中聚焦解决难点痛点,强基赋能,为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空间资源布局上,科学编制“十四五”淮安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主动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联合发改等部门在全省较早出台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规划、建设、验收和交付管理实施办法,工作经验作为深化改革亮点在全国、全省推广,为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使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等提供“淮安样板”。近三年来,民政部门通过新建小区配建、老旧社区调剂等方式新接收养老服务用房274处,总面积超9.6万平方米。采取“中央预算内项目争取一批、省市县财政补助一批、创新试点扶持一批、结对帮扶支持一批”的资金筹措思路,推动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截至目前,累计争取资金3亿元,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让老人老有所居。以市级“安老淮上”品牌建设为着力点,打造“一县区一品牌”,积极争取一批中央、省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2024年,我市成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50个入选地区之一,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效果显著,累计签约服务床位2200余张,为居家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的“身边、床边”养老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1.2万余户,提前实现“十四五”目标,全市接受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超120万人次。开展“安老淮上”老年人助餐服务专项行动,拓展“中央厨房配餐”“社会餐厅助餐”“智慧平台线上点餐”等多种运营模式,累计打造助餐点303个、Ⅲ类地区排名第2,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Ⅲ类地区排名第1。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成功引进禾康、天与、乐慈、九如城、夕阳红等一批专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全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80%,养老机构公办民营23家。

提高服务质量,让老人老有所乐。我市印发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积极主动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落实结对关爱服务制度,为966名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建立动态信息档案,定期开展关爱巡访。高龄补贴惠及18万余老年人。截至目前,累计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超5.5亿元。推动市社会福利院获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才7000余人次,全市95%的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高级以上持证养老护理员达800人,累计培养老年人能力评估人员236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专家71人。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可分别获得2万元、3万元、4万元一次性入职补贴,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一次性入职补贴50余万元。激励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设立养老护理员一次性持证补贴,截至目前,全市持证养老护理员3966名,发放持证补贴10余万元。印发《淮安市养老服务机构“红橙黄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等,将全市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红橙黄绿”四色亮牌管理,连续三年开展养老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参训人数累计超900人次。截至目前,全市191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亮牌管理,其中绿色155家、黄色36家、橙色0家、红色0家。

标签:
责编:吴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