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治疗项目报销比例最高达80%,无痛分娩专用项目纳入医保报销……今年7月1日起,“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我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这一政策落地两个多月来,市医保局积极与本地、市外定点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多场景应用数据测试,确保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医疗费用可以实时联网结算,让治疗人群无后顾之忧。
现状 不孕不育人群渐增
《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率约为18.2%。其中,适于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占不孕不育总人群的2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女性的年龄占比中,35岁及以上非最佳育龄妇女的占比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出现不孕不育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
“不孕不育的治疗本就繁杂,治疗费用高昂且耗时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仅双方不孕不育检查费用就要3000元至4000元,治疗费用根据治疗开始到妊娠的时间不同,花费几百元甚至数千元。如果需要做试管婴儿,第一代和第二代试管婴儿费用均是3万元左右,第三代费用则需要5万元至8万元不等。有的女性可能一次取卵未成功,还需要二次甚至三次取卵,如此一来,整体费用也随之攀升。”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科科长戚兴明说。
减负 全力托起“生育希望”
“终于等到了,这13个项目纳入医保后将减轻我们‘备孕之路’上的经济负担,很开心。”日前,刚刚在市妇幼保健院完成试管婴儿术前检查及建档的李女士说。
据悉,李女士和丈夫从2021年开始备孕,期间在省内多家医院求医,前后花费了8万多元,给家庭带来较重负担,如今部分费用能够进医保报销,无疑是雪中送炭。接下来,她准备在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治疗。
“共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被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其中,‘取精术’等5个项目按照甲类管理,‘胚胎培养’等8个项目按照乙类管理,乙类管理的项目需要个人先行自付10%。截至8月22日,我市已有888人次完成了相关费用的报销,全市医保基金统筹支付共计149.72万元。”戚兴明介绍,参保人员在省内经卫健部门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实施以上13个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门诊治疗费用,实行门诊按项目单独支付,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除先行自付部分外,统筹基金分别按80%和70%予以支付,将有效减轻治疗人的经济负担。
保障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被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将帮助无法自然生育家庭实现‘生育梦’。”戚兴明表示,这一系列医保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不孕症病人的关爱,也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强化制度保障才能使好政策落地、落实。”戚兴明告诉记者,淮安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相关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和支付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提供辅助生殖服务;在医院官方网站、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做好价格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患者实名制管理,规范上传人员基本信息、医保疾病诊断、医疗服务项目等结算信息,严禁虚记、多记医疗服务项目行为发生。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 通讯员 马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