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常州讯 金秋时节,稻谷归仓,是丰收的礼赞,也是奋进的号角。当下,常州经开区处处涌动着实干的热潮,重大项目、交通建设、农业生产及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奋力冲刺,以拼搏之姿迎发展之实。
重大项目“加速跑”
金秋时节,常州经开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多个产业项目齐头并进,呈现“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有力推动高端制造与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成型。其中,经开区创新构建的“三全”服务体系,有效打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全流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0月17日,省重大项目“高端智能纺纱成套装备项目”迎来关键节点——主体建设全面完工,正式转入内部装饰装修阶段,为明年投产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高效盘活原厂区约53.42亩工业存量土地,新建5栋现代化厂房,计划引进自动化及柔性加工生产线等先进设备156台/套。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备年产600台高端智能纺纱成套装备能力的现代化制造基地。
企业质量总监翟栋介绍,通过多年技术攻坚,企业成功研发出全电子牵伸模块机组细纱机,该产品荣获“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关键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动辄数百万元的进口同类设备相比,该系列产品在性能相当的前提下,实现了更优的性价比。这一优势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该系列产品订单量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我们将以新工厂为新起点,着力打造‘花园式工厂’,并引入无人搬运车和柔性生产线。”翟栋表示,“企业的目标不仅是自身实现智能制造,更希望通过提供先进成套装备,助力下游纺织用户建设‘黑灯工厂’,推动整个纺织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同样是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0.17亿元的凌天达航空及新能源用线缆组件项目也在加快推进。目前,1号至5号生产车间已完成竣工验收,预计11月初启动内部装修。6号至8号车间计划于今年12月开工建设。翎颂高性能流体储运装备项目正在同样加速建设。施工现场,1号、2号厂房与办公楼主体结构已拔地而起,施工方集中优势资源,紧盯节点目标,全力抢抓工期。按计划,项目核心建筑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封顶。
与此同时,位于常青路西侧的市重大项目固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电机制造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赢得宝贵时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固微科技长期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电机工业制造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表示:“常州产业链企业向我们发出合作邀请,希望我们缩短供应链距离。经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常州开放、包容、便利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决定落户。”据悉,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条自动化产线的能力,进一步补强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常州经开区重大项目推进成效显著。1—9月,省重大项目列统投资完成率达106.31%,区级以上重大项目中,9个实现“拿地即开工”,15个实现“竣备即发证”,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交通建设“织密网”
机械轰鸣,热浪翻腾。10月16日,随着一车车滚烫的沥青混合料均匀铺开,G312项目全面进入高架桥面沥青摊铺阶段。摊铺机、压路机有序配合,争分夺秒冲刺节点目标。
作为常州“十四五”交通体系的核心项目和常州经开区“七纵七横”路网中至关重要的“一横”,G312全长约12.84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时速80公里标准建设。国庆期间,近800名建设者与140余台(套)机械设备昼夜奋战,全力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串联苏锡常一体化的交通脊梁,极大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同日,S232省道迎来关键节点——重达1790吨的桥墩0号块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工程正式转入技术精度更高的挂篮悬臂施工阶段。S232常州经开区段全长约5.115公里,是常州东部衔接江阴、宜兴的关键通道。未来,它将与G312、青洋路高架等共同构建起高效的区域快速环线。
水上“航道升级战”同样如火如荼,京杭运河苏南段“三改二”整治工程激战正酣。目前圩墩大桥至横林西桥段航道整治灌注桩已全部完成,航道钢板桩完成97.6%,全线疏浚工程完成55%,天禧桥段施工稳步推进。
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不仅是一次航道等级的提升,更是一场以水运引导区域发展的深刻变革,将从根本上突破通航瓶颈,释放水运潜力,为苏锡常产业协同注入强劲动能。
中天钢铁集团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改二”工程使航道底宽拓至60米,水深稳定在4米,2000吨级船舶可直靠码头,通航能力和装载量大幅提升。目前,企业西流河码头年装卸量约1200万吨,预计3至5年内运输能力再提升20%。
“沉睡”土地“新粮仓”
初秋微凉,常州经开区后城路东侧、新秀路北侧的地块上却是一派火热的劳作景象。七八台挖掘机轰鸣作响,铁臂挥舞,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土地平整作业。翻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新的生机。“我们刚抢收完一季玉米,现在正抓紧时间平整,准备播种油菜,必须赶在10月底前完成。”现场负责人指着眼前这片120亩的土地介绍说。
这里曾是一块被闲置的土地,野草蔓生,资源“沉睡”。如今,它已成为常州经开区科维公司盘活闲置资源、激活农业经济的生动样本。面对今秋气温偏高、近期又突然降温的气候窗口期,播种工作刻不容缓。唯有迅速完成土地平整,才能确保120亩油菜(其中90亩绿色油菜、30亩彩色油菜)如期播种,静待来年4月的丰收。
在常州经开区范围内,今年像这样被唤醒的“沉睡”土地共有近1300亩。除了油菜,根据季节轮作和土地特性,小麦、玉米等经济效益可观的作物也将陆续在这片新生的沃土上扎根生长。闲置地块,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焕发新生。
据了解,待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这里还将增设围栏、创意拱门,精心打造成一个集农业观光与市民休闲于一体的“网红”农业园区。届时,金浪翻滚的油菜花海将与附近摇曳生姿的格桑花相映成趣,不仅能够收获实实在在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更能通过吸引市民游客赏花观景,激活潜在的观赏效益,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获”。
“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科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在昔日的闲置空地上精耕细作,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充满希望的新路径。
民生改善“提品质”
秋意送爽,硕果盈枝。走进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温馨的氛围让人如沐春风。在这里,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关怀24小时在线。78岁的高金凤是这里的“老熟人”:“经过医生的精心调理,我头晕的老毛病好多了,血压也稳定了。”日均约120人次的接诊量,默默见证着这片“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也让“小病不出社区”从愿景变成了现实。
这样的民生温暖正延伸到更多领域。日前,承载着几代人集体记忆的火车头体育场也迎来升级改造。此次改造突破场地设施的常规翻新,更以“全龄友好”为核心理念,新增了儿童网球场与滑板场;改造完成后,孩童能在这里肆意玩耍、年轻人可挥洒活力、长辈能休闲漫步,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乐趣,这片满载集体记忆的老场地将就此焕发出全新活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常州经开区正以一件件扎实的民生工程回应群众期盼,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品质升级,温暖着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