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以“小关节”撬动具身智能“大产业”
2025-09-24 17:3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9月24日常州讯  日前,常州市正式印发《常州市加快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重点布局“6+X”未来产业赛道,5年打造千亿级未来产业集群。其中,“具身智能”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而常州经开区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成为该领域的先导区。

当前,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正成为常州经开区发力具身智能的关键路径。

在上月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常州经开区企业祥明智能展台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焦点。展会上,祥明智能首次公开展示四类核心产品,分别是关节模组、内转子无框电机、外转子无框电机及航天无框电机,一经亮相便引起广泛关注。

“就像人的手臂能轻松拿放物品,依靠的是关节与肌肉的精密配合,机器人实现精准动作,核心也在于关节模组。”祥明智能董秘王勤平介绍道。作为高度集成的标准化功能单元,关节模组融合了电机、驱动器、减速机、编码器等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的负载能力、运动精度与应用范围。

去年8月,祥明智能与日本BorgRoid合作成立常州祥翰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从家电“黑马”到人形机器人“新贵”,祥明智能瞄准万亿赛道,底气来自其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领域长达十年的技术与资源积累。

如今,企业不仅成为国内首家在关节模组中应用外转子电机的厂商,还自主研发了国产首款无框电机一体化磁环,树立了行业新标杆,成功打破了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打造更“灵动”的人形机器人关节提供了优质的“常经开”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减速器,同样在常州经开区实现了技术突破。

在曼多林精密机械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对减速机齿轮精度进行测验,随着机器的运转,针尖状仪器插入到每个齿轮凹陷处,电脑迅速显示的检测数值与设定参数几乎无异。“机器人取物动作流畅且几乎无噪音,是因为减速机以200∶1的减速比‘消化’了电机输出的‘躁动’。”企业工程师解释道。其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可显著降低运行噪音、提升动作流畅性。

如果说关节模组相当于“关节”,减速器如同“韧带”,保证动作流畅平稳,那么伺服电机就是提供动力源的“肌肉”,决定了机器的力量与响应速度。三者精密协同,最终实现了机器人精准、柔顺且高效的动作控制。

在江苏雷利智能科技的展厅中,一只灵巧手正灵活地演示“握拳”“比耶”等手势,动作流畅、响应迅速。近年来,江苏雷利先后收购区域内企业鼎智科技,投资中科灵犀和合肥赛里斯等公司,逐步构建起“关键零部件—智能化组件—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中科灵犀提供算法“大脑”,鼎智科技则凭借高扭矩微型电机,为灵巧手等高精度执行终端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果说中科灵犀与鼎智科技攻克了灵巧手的“动力核心”,那么区内企业日盈电子,则为这只手掌增添了关键的“触觉感知力”——“电子皮肤”。依托在线束、驱动器及传感器系统等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日盈电子成功为机器人构建起灵敏可靠的“神经脉络”,显著提升其综合性能与应用价值。目前,公司正以电子皮肤为切入点,全力拓展柔性线束等机器人相关产品线,积极打造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常州经开区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布局,并非简单追逐风口,而是基于半个世纪的产业积淀。从上世纪起,常州经开区凭借起步较早、企业众多、门类齐全、微特电机引领等特点,逐步构建起覆盖减速机、伺服系统、线性传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链生态。

“深厚的产业底蕴和人才储备,为我们抢占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奠定了坚实基础。”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李滨表示,当传统机电制造基因融入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图景,一批“小巨人”企业凭借高精尖技术,成功切入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

目前,常州经开区已集聚江苏雷利、祥明智能、鼎智科技、日盈电子、曼多林精密等数十家机器人配套企业,覆盖伺服系统、减速机构、运动控制、传感器、线束、驱动器等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与关键环节,逐步构建出一条完整且高度本地化的机器人供应链和产业生态。

以“小关节”撬动具身智能“大产业”,在政策引导与企业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一个全新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2024年,全区智能电机规上企业产值突破148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到2027年,这里将形成产值达3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