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9日常州讯 8月29日,常州市人工智能技能服务联盟成立暨江苏移动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隆重举行,20余名政府、高校领导,人工智能领域行业专家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据麦肯锡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600万人,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人。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并强调要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好发挥领军人才作用,给予青年人才更大施展空间。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移动”)在常州市人社局、常州市数据局、武进区人民政府指导下,依托自身数字技术优势及常州产业基础,扎实落地与常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的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江苏(武进)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常州大学等多方力量,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技能服务联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与成果转化,并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系统化开展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为常州乃至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据江苏移动常州分公司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总监余斌介绍,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面向高校在读学生、待就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三类群体,设计了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高级AI开发工程师、江苏移动AI开发工程师实训三套课程体系。“课程包含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全部由拥有丰富AI大厂从业经历的AI应用实践专家线下面授,能从‘零基础’教到直接上岗,培训所获证书在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官方认可度,并且被AI领域头部企业列为优先录用条件。”

“为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我们还将自主研发的‘常慧炼’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平台、‘紫晨’视觉AI平台两大核心AI能力平台引入基地,帮助学员开展一站式AI研发与实战能力提升训练。”余斌介绍说。“常慧炼”大模型应用开发实训平台深度融合了DeepSeek R1/V3、通义千问3.0等开源大模型,创新采用“轻代码+智能体工作流”开发模式,让“零基础”的开发者也能快速构建文本类AI智能体。“紫晨”视觉AI平台则通过提供视觉小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算法,帮助开发者研发高性能低消耗的AI智能体,高效响应城市综合治理等场景的视频、图像处理需求。
目前,武进区人社局已在“武进职业技能培训”微信小程序上线AI人工智能专项培训课程报名通道,计划全年培养1000名能够直接上岗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