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千里协作 共谱新时代“山海情”
2025-08-08 17: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中国江苏网8月8日常州讯  7月30日至8月1日,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丁一率党政代表团远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考察交流。这趟跨越千里的“走亲”之行,既为共叙情谊,更为共商大计、深化合作。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将有效补齐共和县农牧区发展短板,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无独有偶。此前的6月30日,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党政代表团亦到访常州经开区,双方共商续写苏陕协作新篇章。

两条协作线,情深意更长。常州经开区与共和县的结对始于2021年,四年多来,携手共进,协作成果惠及两地群众。而与平利县的对口帮扶,则始于1996年,近三十个春秋里,双方在产业、民生、人才等领域持续发力,以真情实干铺就东西部协作的温暖通途。

如今,立足新发展阶段,这些跨越山海的协作故事正承载新的使命,这场深情的“双向奔赴”之旅正开启新的征程。

产业帮扶:赋能造血 强基固本

青海湖畔,龙羊峡水库波光粼粼。清晨五时,共和县查那村渔民多杰扎西轻点控制屏,饲料通过管道精准撒入网箱,肥美的三文鱼翻腾争食。“以前靠天吃饭,现在手指一动就能喂鱼!”他黝黑的脸上漾开笑容。这背后,折射出常州经开区精准投送的产业“造血”能力。

三文鱼属于冷水鱼,要实现高品质、大规格、规模化养殖,对生长环境和养殖技术的要求极高。2022年,在常州经开区的支持下,总投资600万元的“龙羊峡冷鲜世界”拔地而起,引入数字投喂系统和实时监控设备,让渔民告别日晒雨淋,实现科学养殖。更关键的是产业链延伸——目前,总投资400余万元的池沼公鱼加工厂正在龙羊新村加速建设,建成后将形成集孵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全链条。“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900万元,助力周边7个村1664户农户端稳‘金饭碗’。”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彭毛扎西说。

千里之外的平利县,富硒黑猪产业同样被激活。在大贵后湾村肉丸加工车间,机械轰鸣中,富硒黑猪肉糜化作Q弹的肉圆,这条生产线由常州经开区牵线、餐饮协会共建。“常州师傅改良配方后,日出货量就达2吨!”车间负责人指着冷链箱上的“平利肉圆”标签介绍。

山间撂荒地也焕发生机——在后湾村,600亩碧根果园郁郁葱葱,村党总支书记陈进明轻抚青果:“薄壳品种是常州带来的,如今成了‘绿色银行’!”

消费帮扶:架桥拓路 畅通循环

产业兴,销路更要通。常州经开区深谙此道,为西部好货东输架起多维桥梁。

在常州的“共和县农特产品展销馆”内,牛肉干、黑红枸杞、人参果等140余种高原特产琳琅满目,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同步运营的“平利农特产品展销馆”,则依托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推动当地茶叶、腊肉等特产飞入更多家庭,总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

此外,常州经开区还推动开设了“一茗茶业常州旗舰店”定点销售平利农特产品,并促成常州天目湖南山竹海食品有限公司、常州市蒋记食品有限公司与平利县供销社签订价值300万元的农产品意向采购协议。2024年,常州经开区组织共和县15家涉农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参加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推介会,重点推介冬虫夏草、青稞面、牛羊肉、三文鱼等106种特色产品,成功推动其走向东部市场,实现销售额87万元。

创新模式更打通“最后一公里”——“常州市场+共和产品”机制推动冷水鱼直供高校食堂;平利富硒黑猪肉丸通过常州餐饮协会网络,进入长三角商超。电商培训基地里,去年转型主播的忠艳正在带新学员:“苏陕协作培训让我从家庭主妇变带货达人!”

机制创新:活水长流 深根致远

长效协作,离不开创新机制的沃土滋养。

人才活水精准滴灌。共和县农技站内,常州专家王工正在讲解冷水鱼病害防治;平利县手术室,常州医生主刀完成首例复杂腹腔镜手术。一年来,常州经开区与青海共和县、陕西平利县两个结对地区互派党政干部、专技人才43人次,培训干部400余人。“越来越多的‘常州思路’‘常州理念’正在高原上扎根、生长。”共和县挂职干部多杰本感慨道。与此同时,平利县挂职干部也正把常州经开区园区管理经验带回秦巴山区。

结对网络日益紧密。2024年,常州经开区成功实现与平利县所有镇的结对帮扶全覆盖;同年,常州经开区的横林镇狄坂村、民营经济协会、神力电机公司与共和县铁盖乡上合乐寺村共同开展了“三结对”帮扶活动。目前,援建的枸杞烘干厂即将投入生产。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与共和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共建共享。

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受益——平利县蒋家坪村茶产业融合示范点、后湾村道路拓宽、靛坪村仔猪养殖等项目,让茶农孙自江年增收超3万元,帮助郑国俭家稳定增收2万元,有效防止返贫。常州经开区与平利县联合打造的6个“致富车间”已让165名群众实现了“出家门进厂门”的就业转变。在平利县城关镇,由常州经开区重点援建的第五小学拔地而起,有效帮助当地适龄儿童就近享受优质教育。

当增收的喜悦在群众脸上尽情绽放,当琅琅书声在新校园内悠扬回荡,这条连接东西部的协作之路——“共富路”与“振兴路”,正携手三地人民一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常景轩)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