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6日常州讯 热浪滚滚的夏日里,一股清新的“中医风”正悄然浸润着常州经开区居民的健康生活。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排起的三伏贴长队,到医院住院部免费供应的消暑茶饮,再到灯火通明的中医夜诊室,传统中医的“冬病夏治”理念正通过更便捷、更时尚的方式融入日常,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
三伏贴开贴:
7月10日,常州经开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今年的三伏贴服务正式启动。小小一片药贴,承载着市民对夏日健康的期待。
上午9时刚过,开方贴敷的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首日人气十足。队伍中,居民徐月红带着一双儿女安静等待。“孩子们脾胃一直不太好,东西吃了也不怎么吸收,中药又嫌苦不肯喝。”徐月红有些无奈。诊室里,中医师徐雷仔细为孩子们把脉,确认体质后,建议给孩子们试试三伏贴。护士精准地选取穴位,将小小的药贴敷上,整个过程不过短短5分钟。“孩子们很配合,整个疗程要贴5次,希望这个夏天能帮他们把脾胃调理好。”徐月红期待地说。
同样在体验的还有“90后”的李沐,她原本是陪母亲来贴敷的,自己也被“安利”,第一次尝试。“我平时挺爱吃生冷东西的,医生把脉说我有点脾虚,气血也不太足。”李沐坦言,现在身边关注中医养生的年轻人确实多了起来,“医生建议我除了贴敷,也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疏通气血,再加强锻炼。感觉这种调理方式挺适合我们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上班族。”
“眼下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徐雷一边忙碌一边介绍,医院今年准备了咳喘扶正、健脾养胃、通络止痛、调经暖宫四种功效的三伏贴方子。“关键是通过把脉辨清体质,选对方子、贴对穴位,效果才更好。”
开方“养生饮”:
刷到视频说医院能开具中药消暑饮品协定方,这种古法配方与现代养生理念的碰撞既健康又新潮,让“95后”吴佳颖眼前一亮。这个夏天,她决定放下奶茶果茶,试试这杯“时尚养生水”。于是,她径直来到横林人民医院中医科挂号开方:“医生,麻烦给我开个消暑的乌梅饮!”
“最近来开这种夏日消暑茶饮方的年轻人非常多,感觉成了一种新的潮流与选择。”中医科科长张会宝一边开方一边介绍,乌梅饮养胃生津,大麦茶消暑解渴,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几种方子按需开具,专治夏季疲劳、困乏、胃口差。“现在每天都能开出十几个茶饮方子。”张会宝说,协定方考虑大众体质,适用性广,“当然,老年人或体质特殊的朋友来开方,我们一定会再仔细搭脉,个性化调整,确保安全有效。”
除了这股年轻人掀起的“开方热”,医院还悄然在门诊大厅、中医馆增设了“清凉补给站”——几个保温茶桶免费供应特制消暑饮品,成为暑热中的一股清流。这贴心的服务同样俘获了“银发族”的心。正在住院的66岁陈建勤就是受益者之一。小暑前后,他因为天气闷热感到身体昏沉乏力,嗓子也不舒服,惊喜地在住院部发现了免费供应的乌梅饮。“喝起来酸甜可口,中药味不浓,感觉很消暑开胃,人好像也精神了点。”陈建勤对这份夏日关怀赞不绝口。
夜诊亮灯火:
晚上7时许,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其他诊室渐渐趋于安静,但中医科和中医护理门诊却依然灯火通明,这里弥漫着独特的艾草香气,医护人员正运用火龙罐、艾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为患者服务。这是医院新近推出的“中医特色疗法夜间门诊”。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肩颈酸痛、失眠焦虑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标配”。如今,一种新的休闲社交方式正在兴起: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不是去奶茶店咖啡馆,而是转向飘着药香的中医馆,来一场身心放松的“中医养生局”。
“今年是第一年开设夜门诊,”中医科主治中医师钱一飞解释道,“夏季是‘冬病夏治’的关键期,年轻人对中医调理的需求确实在增加,但他们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夜诊主要就是服务这些中青年群体。”诊室里,护士熟练地为患者进行着非药物的外治疗法,“我们提供针灸、艾灸、火龙罐、推拿这些,重在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发生,也就是中医讲的‘治未病’。”
刚体验完火龙罐疗法的上班族赵艳感觉一身轻松。“我体质有点虚,听说这个不错就来试试。医生用的罐子好像是定制的,手法很专业,温热舒服还不疼。做完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了!”她满意地分享道,甚至把这次体验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照片和感受引来了同事们的兴趣,“已经有同事约我下周一起再来了!”
当传统中医的智慧以更接地气、更富活力的方式走近生活,这股在炎炎夏日里刮起的“中医养生风”,为追求健康品质生活的年轻人提供了新选择,也生动诠释了“治未病”理念在现代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