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0日常州讯 小到一盏灯,大到一条产线,都能实现人机联动,这是2月14日,记者在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看到的情景。在工业洁净厂房净化风机集群控制系统这一“智慧大脑”助力下,企业各项数据告别“单打独斗”,实现精准决策,打造了常州经开区数字化转型“样板”。在2月5日召开的全市新春第一会上,祥明智能成功入选2024年常州数字经济示范企业。

见微知著,长坡厚雪。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将数字经济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抓手,通过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倍增效应,实现区域传统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奋力擘画全区“实数融合”新图景。
乘“数”而上 加“数”升级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和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百强企业”,祥明智能深耕微特电机制造业二十余年,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车辆、通讯系统、医疗健康等领域。为进一步提“智”增效,祥明智能自2022年上市以来,不断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如今,祥明智能已实现所有业务环节数字化改革全覆盖——
在智能车间里,AGV小车接到指令,通过二维码导航和高精度伺服控制算法,规划最优动态路径;智能立体库,存储超2.5万个SKU(最小存货单位)的微特电机产品生产材料,在后台的精准调配下,货品被有序运转、归类、存放、出库;数米高的大屏幕显示着各类电机及组件产品生产、能耗、包装等全过程运行参数……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新技术应用,而是战略思维、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全方位的转变。”公司信息化部部长徐恩惠说,一组数据可直观展现企业数字化带来的新变化:能源消耗率总体降低12%,交货期缩短10%。数字赋能,“智”领未来,眼下,公司还在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数字赋能打通传统制造业的“任督二脉”,钢铁也有了新的“炼”成方式。在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里,生产计划通过中央控制室下达后,所有设备和工人同步接到指令;生产出现异常或波动,信息会马上传输到相关责任人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里;成千上万个传感器“藏”在生产线深处,企业可以像生产消费品一样柔性生产钢铁产品……2024年,公司一举拿下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称号,实现了全区国家级5G工厂“零”的突破。
乘“数”而上,加“数”升级,在经开区,一个个数字化生产的应用场景,勃发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机活力。常州神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设计仿真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作为首批链主企业的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一举获得全市首家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评定;中天钢铁集团将钢铁生产回传视频的画面时延控制在0.1秒内……
“串珠聚链” “积链成图”
实数融合,往“高”攀升以“融”提效,常州经开区在数据集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据流通助力产业链畅通,构筑数字经济新优势。
江苏金陵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类阀门电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化工等行业,2022年入驻联东U谷·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后不久,园内两家分别生产轴承和标准件的上游企业便找上了门:“多亏了园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我们才得以在‘家门口’就完善了配套!”
据悉,联东U谷·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丁堰街道与联东U谷集团联手打造的全区首个园区更新项目,也是经开区唯一一个以数字经济命名的园区,致力于智能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轨道交通、工控安全等产业发展。为解决“水、电、气、人、货、车”等关键问题,园区链接联东U谷大数据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共享、资源优化配置。
“上下楼即是上下游,产业园即是产业链。在上下游企业牵引下,越来越多创新资源纷纷入局,园区在良性循环中日益培育完善数字经济的‘大生态’。”联东集团助理总裁兼常州公司总经理朱辉说,聚“木”成“林”,目前园区已集聚金陵智控、锝莱机电、思捷光电等企业78家,入驻企业总营收达5亿元。
更多数字化场景在经开区“串珠成链”“积链成图”。
日盈电子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与核心供应商开创平台生态合作模式,构建互利共赢的数字生态体系。
常州皓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工网宝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服务纺织服装、机械及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通信和电子等28个行业3673家企业,支撑产品追溯标识解析超1亿。凭借丰富的“数字生态资源池”,日前,该平台获评2024年度省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区双跨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次实现零的突破。
政企同心 双向奔赴
实体经济是常州经开区的“最大家底”,数字经济是经开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近年来,常州经开区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坚持把实体经济“最大家底”与数字经济“关键增量”有机结合起来,锐意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协同、融合并进的创新路径。
顶层设计上做大格局。经开区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和扶持政策。
“真金白银”硬核支持。对新认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分别给予2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有示范作用的智能化数字化典型场景,给予最低50万元、最高200万元奖励;对纳入市、区“智改数转”项目库且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制造业企业,在市级补助的基础上给予贴息支持。
目前,经开区产业数字化已形成“先进的装备和生产线、基本的应用管理软件普及、初步的管控集成、供应链与制造加快协同”4大特色,并建成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1家、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智能工厂7家、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44个、五星级上云企业25家。
以“融”聚力,以“融”促“强”,2024年,常州经开区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重点聚焦光电材料、汽车电子、电力电子等优势数字产品制造业,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储备及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等一批数字经济园区建设,以项目招引持续完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图谱。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培育,推动更多企业加快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常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