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7日常州讯 黄金村位于茅山革命老区金坛区朱林镇西部,四周环水,二十年前,因交通不畅、田亩难种,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二十多年来,黄金村充分利用特色党建、交通区位、衍生产业等优势,以稻米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打造农业产业、研学实践、游览观赏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文旅综合体。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黄金村“土里刨金”,成功推倒了贫困的“大山”,走上了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荣获“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60多项荣誉称号。
2024年4月,朱林业务所与黄金村委达成共识,全面建成“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示范点,完善服务点的人员配置及服务设施,将电力服务融入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村网”互动,实现政电服务高度协同和互补,合力推进解决农村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春意盎然协同耕种希望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过后,一年中最忙碌的耕种时刻也来到了。3月5日,朱林业务所党员服务队启动服务春耕春灌专项服务活动,提前与黄金村委取得联系,制定春耕春灌的具体工作安排,针对性开展安全用电服务。
服务期间,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巡视每一条电力线路,每一处灌溉机房,对春耕所需的育苗设备进行拉网式电力排查,消除设备安全隐患5处,全力保障黄金村春耕春灌的安全用电。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看着田间一道道整齐的沟壑,不禁感叹道:这是春耕留下的痕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耕种要先翻松泥土,然后再播散下农户们的希望啊。
骄阳似火推进“三夏”麦收
麦浪滚滚机声隆,“三夏”时节农事正忙。眼下正是农业“三夏”的关键时节,农业生产用电需求旺盛。黄金村电力网格员积极联系电力联络员了解麦收情况,组织朱林所“电火花”党员服务队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灌溉用电保障等工作,全力保障“三夏”生产用电稳定。
一群穿着“红马甲”的“电火花”们闪耀在田间地头,一步步排查用电安全隐患,用放心电、充足电、满意电助力夏熟作物颗粒归仓。
6月1日,黄金村正式进入小麦收割期,水稻育秧工作也在同时进行。该村作为见证金坛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已享誉国内外。刚进黄金村的村口,在电力的稳定护航下,远远就看见整齐的麦子都成熟了,麦穗颗粒饱满,粒粒都胀鼓鼓的,像要爆裂开来。几台收割机正在麦田间来回穿梭,“突突突”收割机响过,麦田一排排地倒了下去,一粒粒麦子装进了运输车。“真是谢谢你们啊,有了你们的稳定电,我们的机器转起来更安心了!”现场的师傅紧握着队员的手说道。
组织结对开展“党建+”服务
为推进“党建+”工作开展,深度融合黄金村各项服务,8月8日,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农电系、朱林镇黄金村、金坛供电分公司营销部、朱林业务所四支部于朱林黄金村村委展开结盟活动。通过支部结盟共助,实现各方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协同能力、服务“三农”能力、新型电力系统探索能力提升,共谋共享党建结盟成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黄金村电力网格员和电力联络员通过村网共建项目落地,依托“电暖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零距离服务广大村民,定期开展“敬老助残、帮弱扶困”活动,为村内弱势群体提供“爱心关爱”,合力推进解决农村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快黄金村乡村产业发展。
稻谷飘香共助“黄金大米”腾飞
合作社水稻示范园区是中国农科院的科研示范试验基地,规划面积5000亩,合作社围绕“土地股份化、生产现代优、产品特色化、产销一体化、收益高效化、生态良性化”的绿色高效农业产业目标,黄金大米具有江苏特征,是金坛特色、国内先进的有机无公害功能绿色大米基地。而大米加工的过程对电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脱壳、生产、输送都需要电力支持,必须有安全可靠的电源作为保障。
9月25日,为保障黄金村即将迎来的水稻秋收,朱林所“电火花”党员服务队再次来到辖区内黄金村“农地”合作社,持续加大对粮米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除新建、改造生产基地供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外,还组织技术、营销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现场了解客户秋收时具体用电需求,帮助该企业检修用电设备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粮米加工安全可靠用电。服务队表示,在合作社大米加工期间,将全面落实专人负责,实行“一对一”服务,重点排查剥壳机、真空封装机、烘干机等设备运行情况。同时,朱林所将为秋收开通供电“绿色通道”,对合作社的用电申请实行现场受理、当天通电,保障客户生产用电无忧,全力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确保粮米加工业可靠用电,助力黄金大米畅销四方。朱林所“电火花”党员服务队贴心周到的供电服务受到黄金村委高度称赞。
展望未来,朱林业务所将充分发挥村网共建作用,深入与地方政府、村委的沟通交流,依托支部结对优势,继续开展“党建+”攻坚行动,推动实现电动智能农业机具及产业链配套技术在试验田运用、黄金微电网示范运转,电锅炉改造等项目落地。结合当地特点不断丰富服务内涵,进一步深化电力便民服务工作内容,畅通客户反映问题渠道,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效,与广大村民们共同建设好致富的“黄金路”。(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