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艳,女,汉族,1990年9月出生,群众,现代快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记者。工作7年来,她曾先后参加多次全国两会、中宣部重大主题采访报道等。她参与主创的多个新媒体产品曾获江苏新闻奖、江苏人大新闻奖。2021年7月1日,在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时刻,曾赴北京报道直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事迹详情】
踏入新闻采编行业已7年多,从最初的调查新闻记者,跨界到时政新闻领域,徐红艳始终坚信,努力就有回报,习惯在每一份工作中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2021年7月1日,曾赴北京报道直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出色地完成了相关主题报道。
作为一名青年骨干记者,徐红艳同志一直坚守新闻战线,热爱岗位,把工作当事业,任劳任怨、锐意进取,推出多篇饱含正能量和家国情怀的精品佳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国有我,请党放心!”
饱满热情,突发事件就是工作现场
凌晨奔赴爆炸现场、医院采访车祸受伤者、火灾现场还原事件背后……踏入新闻行业伊始,徐红艳同志作为一名机动新闻记者,突发事件就是她的工作现场。
2015年4月的一天凌晨,南京六合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现场浓烟滚滚,5公里外的居民有明显震感,部分周边民房受到破坏。徐红艳同志迅速电话核实,克服夜班的困意和疲倦,第一时间赶赴几十公里以外的事故现场,由于车辆禁行,她徒步2公里,及时带来爆炸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爆炸原因可能分析等碎片化报道,全网首发、刷屏。
不论距离有多远,新闻都可以跨越时空。地震、车祸、爆炸……虽有时相隔千里甚至万里,她总能想法设法联系上当地的中国人和中国游客,通过当事人、亲历人的讲述,还原现场的危机时刻和揭秘背后的感人故事。比如采写的《无锡新娘亲历新西兰强震:晃得想吐》《南京女游客亲历泰国爆炸现场:以为是货物坠落》等稿件均连夜采访落地,时效性、可读性都很强。
任劳任怨,重大宣传报道日以继夜
跨界到时政新闻领域,徐红艳始终坚信,努力就有回报,习惯在每一份工作中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本着“对工作认真就是最大的负责”的态度,对新闻句句斟酌,字字推敲;在岗位上默默坚守,节假日也多次请缨在岗。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2018年,改革开放40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徐红艳同志都是一名积极的聆听者、记录者、传播者,报道中融入深深的家国情怀。
虽是一名90后,但徐红艳同志已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省市两会报道。在全国两会、省市两会采访工作中,个人采写能力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对出彩的成绩,多篇稿件获得省市人大新闻奖项。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精日分子”不断挑战民族底线的行为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徐红艳同志和同事第一时间追踪采访政协委员,形成了《代表联名!委员联名!呼吁立法严惩“精日”分子,成龙张凯丽等委员响应》《提案牵头人解密:39名委员联名呼吁立法严惩“精日”分子背后》《呼吁严惩“精日”分子再追踪:有委员半夜求联名》等系列时效性强、关注度高的稿件,在全社会形成了大力弘扬家国情怀的浓烈氛围。
2021年7月1日,在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时刻,曾有幸赴北京报道直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出色地完成了相关主题报道。比如,完成《记者手记 |现场报道百年大党“庆生礼”,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用青年人的视角记录庆祝大会,语言清新接地气,细节突出,在青年人群众中反响热烈。
锐意进取,新媒体创作精品不断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作为媒体人员也要寻求新突破。在重大主题采写实践中,主动发挥青年人信息化素养和技能优势,善于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身边故事”。比如,2020年11月参加中宣部“三明实践”主题采访,系列主题稿件及融媒体产品全网总阅读量4.2亿+;2019年8月参加的中宣部与住建部联合发起“住房改革70年”系列报道作品点击量过亿等。
作为一名90后,不仅能拍会剪,还曾多次拍摄VLOG、参与直播出镜。2017年参与媒体融合移动直播:8小时不间断直播“书香南京*流动的盛宴*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该作品荣获了第二十一届江苏新闻奖;在“三明实践”主题采访中,和同事临时策划执行一场夜游直播,观看人数突破500万。
最近几年,徐红艳同志积极参与融媒体转型实践,2019年策划、制作的《地下23米的南京》纪录短片,通过独特视角和人物故事,展现我国电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令人自豪感满满,全网阅读量超1000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年轻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接下来,徐红艳同志将继续积极践行“四力”,顽强拼搏、忘我工作,努力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