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之声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总书记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代表委员之声
宋燕:
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文博工作与文旅整合起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总书记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给了我们巨大鼓舞!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宋燕表示,将按照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工作的最新要求,和同事们在具体工作中扎扎实实地推动落实。
历史的纵深,造就时代的气韵。人文经济的活力,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六朝博物馆里的一扇窗,成为了读懂人文经济之美的窗口。今年春节,这里别具一格的“龙年窗花”,吸引了更多游客打卡拍照。“文化味”与“烟火气”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表达,也为繁荣文旅市场作出了贡献。
“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的使命。宋燕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当好历史文物的守护者、文化传承的接力者,助力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我们将努力推动创新转化、丰富载体,让古老的历史向广阔的当代社会延伸,助力消费焕发新活力,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陈澄:
努力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
坐落于盐城的江苏淮剧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淮剧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的嘱托,给了我们做好淮剧博物馆工作、做好淮剧传承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淮剧博物馆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表示,“我们将努力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让淮剧精神一代代经久相传。”
走进江苏淮剧博物馆,一件件经典剧照、服装道具等藏品,无不诉说着淮剧的传承历史。陈澄说,“这个博物馆中不仅容纳了江苏淮剧界的历史与艺术特色,还呈现了上海淮剧界泰斗级老艺术家的戏韵风采。可以说,大家能在这里看到一个南北交融的淮剧‘大家庭’。”
博物馆在陈列、展示、推介非遗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活态传承?“我觉得艺术要与更广阔的社会相连接。”陈澄说,以推广为抓手,博物馆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除了邀请广大观众来观看展陈之外,还可以多举办体验活动,让大家能够随之舞起来、唱起来,更多地接触到戏曲名家,进行现场的互动和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惠民工程,把戏曲带给更多人。
“不久前,江苏淮剧博物馆分馆在盐城市松江路小学揭牌。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更多孩子从小了解淮剧、关注淮剧。”陈澄说,淮剧博物馆一直注重面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普及。“在淮剧舞台上,兰花指、眼神各有什么门道?为什么在台上走圆场要用碎步?我们都会一一亲身演示教学,让大家听得懂、感兴趣。”
这是一种面对面传承,也是陈澄愿意去努力的尝试。在她看来,“做好戏曲传承,不仅仅要面对一方舞台,其实我们还有很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陈澄进行了很多场淮剧的现场直播。“很多人一旦刷到了,就离不开了。”陈澄表示,通过各种网络形式进行推广,这也是博物馆跟观众互动的直接传播方式。“我们要眼光放远,心胸放宽,步伐跨大,继续以大力传播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
林田中:
以博物馆赋能文旅多元化发展
一粒粒粮食,怎样变成一滴滴醇浓的香醋?走进镇江的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循着味道的指引,就走进了中华传统酿造的悠久历史。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是“百年恒顺”2010年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集国家级非遗和国家工业遗产传承保护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泛黄的百年旧商标,斑驳的酿造老工具……这座以醋为名的博物馆里,既沉淀着历史的时光,也体现了“工业+”赋能文旅多元化发展的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进一步增强历史感。我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的接棒者,在做好酿醋技艺传承的同时,更要弘扬好香醋非遗文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新品车间主任林田中表示。
近年来,伴随着“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通过看、听、闻、品、问,感受醋文化的深厚底蕴。林田中表示,将努力传承保护好非遗技艺,以匠心深耕传承,让传统酿造工艺与数字化智能化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不断创新非遗文化表达方式。“另外,我们还要用鲜明的香醋非遗主题,结合‘文旅+研学’‘小百花课堂’等跨界融合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醋文化博物馆,知历史、爱非遗,让恒顺味道传遍四海。”
发展一线之声
杜嘉乐:
在与文物对话中感悟文明之美
初春时节,坐落于濠河之畔的南通博物苑风光旖旎,游人如织,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这座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过的博物馆,三年来,我苑踏实践行总书记嘱托,精心策划推出了张謇主题特展和巡展,编印社教绘本,编排主题话剧,举办各类公开课和专题学术研讨会,开发博物馆研学路线。生动的文博实践让公众在文物的殿堂里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主任杜嘉乐说。
“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工作的最新要求,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杜嘉乐表示,南通博物苑的文博工作者将牢记嘱托,全力以赴搞好博物馆事业,系统完善博物馆各项建设,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通过举办高品质的文化艺术展览和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深挖文物内涵,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公众在博物馆里接受更深层次的精神洗礼,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感悟中华文明之美。
高梦琛:
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大课堂”
“作为一名工作逾10年的博物馆教育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这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高梦琛说,南博始终秉承“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初心使命,将教育置于南博公众服务的中心,以分众多元的教育活动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高梦琛表示,南博一直重视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14年开始实施系统化、常规化的馆校课程研发,在各个层面合作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截至2023年,南博的馆校合作课程已覆盖南京市的6个区、20多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培训种子教师2000余人次,5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到馆校课程中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关注公众需求,深挖教育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多角度、立体化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场所以及综合性的‘大课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