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出务工的青年到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驾驶操作员赛项的二等奖获得者,江苏省2024届“头雁”学员辛小杰的人生轨迹因对农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之前,辛小杰的生活轨迹和许多同龄人并无二致,在外务工,生活平静而踏实。然而,每当他回到家乡,看到父母用小型手扶拖拉机在田间辛苦劳作,每天耕作十五六个小时却只能耕种二三十亩地时,他的内心总是充满感慨。辛小杰深知,这样的耕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带来可观的收益。于是,他萌生了购买大型拖拉机的念头,希望通过机械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辛小杰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花费四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纽荷兰704拖拉机。这台拖拉机的“加盟”,彻底改变了辛小杰的“职业生涯”。他通过自学驾驶技术,很快掌握了大型拖拉机的操作技能,每天的工作量达到了60亩,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购买拖拉机的钱当年就回了本。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粮食收购保护价”“种田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辛小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瞅准时机,辛小杰决定以“种田为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2013年,辛小杰“脱鞋下田”,开始种植水稻。他和父亲承包了280亩水稻田,但由于缺乏大型机械的支持,他们只能雇请他人做劳力。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辛小杰主动申请贷款,花费五万元购买了插秧机。插秧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插秧效率,一亩地原本需要两个人干一天,现在用插秧机一天就能插50亩。尝到农机赋能的甜头后,辛小杰更加坚定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心。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辛小杰邀请村里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购置了2台大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并组建了丹徒区高陵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解决了播种、收割效率慢等难题,还服务到了周边农户、大户近3000亩土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然而,辛小杰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农业农村部举办“头雁”项目培训的消息传来时,辛小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头雁”。在今年的系统培训中,辛小杰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农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结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农民朋友。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024年通过参加“头雁”项目培训,辛小杰深刻认识到了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意识到,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因此,在培训期间,辛小杰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先关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农机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培训结束后,辛小杰立即着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瞅准这一发展势头,辛小杰果断入手了无人机设备。现如今,他的团队已经能够利用无人机进行施肥、喷洒农药等作业。无人机的使用不仅最大限度保证了肥料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辛小杰表示:“从事水稻种植虽然辛酸,但更有收益。吃着自己种的粮食,开心又放心。”
展望未来,辛小杰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计划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将烘干和加工融为一体,提高大米单产量和品质。同时,他还将积极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辛小杰深知,作为“头雁”,他不仅要自己富起来,更要带领身边的种粮农户一同致富。因此,他将充分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培训提供的学习平台和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辛小杰的故事是千万职业农民成长历程的一个缩影。在南京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培训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像辛小杰这样的优秀农民正在不断涌现出来。他们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在智慧农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的农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南京农业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