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媒视角讲好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故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力量。5月28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委网信办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铁路办公室指导,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联合东方网、浙江在线、中安在线共同承办的“轨道上的长三角”融媒体行动在江苏苏州拉开帷幕。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中央网信办有关局负责人,长三角三省一市网信办主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和苏州市委有关领导共同为融媒体行动启动。
“轨道上的长三角”融媒体行动正式启动(郎从柳 摄)
交通先行,助力“流动的长三角”加速融合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经脉。中国高铁的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地区已拥有25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铁路营业里程逾143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100公里。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与之呼应的是,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集聚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互通的交通设施推动着区域内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更加活跃,也让三省一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就江苏而言,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超2500公里,有效缩短了时空距离。2023年沪宁沿江高铁的通车,让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县域融入沪宁“1小时交通圈”,为沿线群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延伸着触角。
会议现场(郎从柳 摄)
多条铁路在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而来
目前,长三角地区多条铁路在建,包括杭衢高铁、巢马城际铁路等。其中,苏州市成为江苏铁路建设主战场,规划建设批复铁路总里程(含国铁、城际、市域郊等)达1089.7公里,其中已通车总里程达424.4公里;在建铁路里程338.6公里;待建铁路里程326.7公里。
5月28日上午,参加“轨道上的长三角”融媒体行动的记者打卡了苏州南站。它位于沪苏湖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在吴江汾湖境内“十”字交会处。施工现场,站房顶部红色的“苏州南站”4个字格外鲜亮。高铁站名今年4月安装好,这让附近居民自豪感油然而生,家门口通高铁指日可待。目前,苏州南站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预计5月底完成幕墙施工,8月底完成内部装饰装修工程,12月底与沪苏湖高铁同步开通运营。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枢纽指挥部工程部主任刘青介绍,沪苏湖高铁是连通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重要高铁通道,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该条高铁建成运营后,将有效疏解沪宁、沪杭铁路通道运输压力,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巢马城际铁路北接合杭高铁,东联宁安高铁,建成运营后进一步拉近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之间的时空距离。
融媒体行动中,长三角网络媒体采访团将实地调研采访三省一市火热的铁路建设场景,并打卡南京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沪宁沿江高铁等具有时代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感受长三角地区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滋味。
围绕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加快推动高铁互联互通
高铁为长三角一体化织就了一张“联络网”,加速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正加快推动高铁互联互通,实现“轨道上的长三角”提速发力。长三角地区正规模化推进一批干线重大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联通江浙沪的沪苏湖高铁、联通苏沪的沪苏通二期、联通沪苏皖的北沿江、联通苏浙的通苏嘉甬等铁路建设。
围绕一体化发展,江苏铁路也将持续发力。在共同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江苏将依托“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契机,围绕高质量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目标,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的沟通对接,形成向上争取的合力,共同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全力争取将一批支撑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重大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东南形胜、连江通海,在长三角这片热土上,融通畅达的铁路交通让沪苏浙皖更加紧密相连。连接城市与人群,见证改革与发展,“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驶来,同频共振奋进前行,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