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图》 张方林
一张红宣,一把剪刀,剪出一幅精妙绝伦的图案,其背后蕴藏着别具匠心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近日,继楹联、书法、版画等传统文化元素之后,江苏特色传统民间工艺——南京剪纸也加入了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南京剪纸传承人张方林、张钧父子创作的剪纸作品为这趟“文化列车”进一步增添了“年味”。
《吉祥》 张钧
彰显地方特色
小剪纸里有大学问
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所撰《白下琐言》等史料记载,南京剪纸在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南京剪纸就通过中国国际书店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圆嘟嘟、胖乎乎、肉墩墩、笨拙拙是南京剪纸的特点。此外,它还同时包含“花中有花”的装饰造型,“题中有题”的深刻寓意,“粗中有细”的表现手法,“拙中见灵”的艺术风格。
“这幅《生肖蛇》,我们在沿袭传统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创意元素,将蛇年的作品设计得更加可爱、圆润,再配上一朵象征亲情的覆盆子花,更符合春节亲人团聚的习俗。”南京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钧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俏皮的尾巴、流畅的线条……张钧不仅将这条小蛇表现得十分萌动,还加上了荷花、梅花、桃花等花瓣纹样,既活泼又不失传统特色。
父亲是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方林,祖父更是有着“金陵神剪”之称的著名剪纸艺术家张吉根——出身于剪纸世家的张钧,从小对剪纸耳濡目染。他10岁开始在父亲指导下系统学习剪纸基本功,至今从事剪纸艺术已有20多个年头。
“小小的剪纸里有着很大的学问。”张钧拿起父亲张方林的剪纸作品《双鱼图》向记者细细介绍。这件作品采用了张方林的独家设计,以两条鱼背对背的造型剪出一个平面大圆,让作品整体表现出南京剪纸的一大特色——“圆润”。再在大鱼里剪出四条锦鲤,锦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好运与富贵;数字“四”则谐音“事”,代表着“事事如意”,同时“四”在传统文化中也有成双成对的幸福寓意。此外,用荷花加以点缀,代表和和美美;鱼嘴剪成元宝形,寓意将财富、好运、平安和吉祥集于一身。
《喜上眉梢》则用喜鹊和梅花将“福”字包围,不仅如作品名一样有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整体圆润的造型也代表着“阖家团圆”,迎合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
南方剪纸与北方剪纸大有不同。同样一个福字窗花,北方喜欢在福字周边剪出福娃、玉米、南瓜等元素,寓意丰收,反映北方人民的劳动精神;而南方剪纸则多用花鸟鱼虫来诠释吉祥与富贵,有着鱼米之乡的特色。“民间工艺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张钧说。
《百花图(花开富贵)》 张钧
打造多元平台
古新融合让文化延伸
如今,传统技艺面临着创新性发展,年轻的传承人正不断开拓与努力。自2015年起,张钧就有了版权保护意识。截至目前,他已带领剪纸工作室陆续申请了近2000个作品的知识产权。拿到证书的同时,他们也大胆地帮助新老艺人带着传统文化“走出去”,与游戏、茶饮等时下流行的各类领域展开跨界合作。
2022年春节,《使命召唤》手游携手南京剪纸推出了“虎啸行动 新春盛宴”主题视觉艺术活动。张方林以高超的技法设计完成了游戏中角色艾本的剪纸形象,同时还设计制作了艾本半身像、虎年定制图标、Q版艾本等作品,深受年轻玩家的喜爱。
从事剪纸工作60年的张方林,不仅将传统铭刻于心,也懂得结合时代将古与新同时融进这小小的纸张中。在他看来,传统技艺的继续发扬与创新传承还得依靠更多年轻人。
“南京剪纸是我们家族代代相传的技艺,我是第四代传承人,十分希望我的子孙们将这项传统技艺长久地传承下去。同时,更加希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本事去进一步创新发展,让南京剪纸不仅仅在我们家族内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不断拓展向四面八方,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喜欢南京剪纸。”张方林表示。
“但真正让年轻人把剪纸作为事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传承人,张钧深知其中的不易。他告诉记者,从了解这门技艺到喜欢上剪纸,从开始学习剪纸到真正掌握这门技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如今,张氏家族的剪纸工作室门庭若市,来此学习剪纸的学员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剪纸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已经在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领域从业的设计师,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加强自己对传统美学的理解和感知。“所以学习剪纸的目的不仅仅是做一个剪纸艺术家,更多的是参与到传承队伍中来,并且将这项艺术衍生至相关领域,我想这也是创新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张钧表示。
在得知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将把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铁上集中展示后,张方林、张钧父子倍感欣慰。“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有力推广,不仅能让更多人近距离看到中国优秀的剪纸艺术,而且通过这种贴近市民、贴近百姓的展示方式,能为更多没有机会到展馆去的赶路人提供品味艺术的便利途径。”张方林说。
张钧也认为,该活动不仅让媒体宣传更加多元化,还创新性地把传统文化中的春节转换成一个新的传播平台,让公众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