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E起学习平台 > 法治要闻 > 正文
扬州:让法治成为“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25-11-20 09:5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近年来,扬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牢记“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殷切嘱托,扎实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江都区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坚持党的领导,协同治理机制日益健全。扬州市明确党政“一把手”承担社会治理第一责任,切实把党的领导力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建立政法队伍建设“协管”“协查”机制。打造文昌花园社区议事会等基层治理典型,发展“盛平安”等社会治理公益性组织1000余个。

扛稳政治责任,安全治理成效日益显著。扬州市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立乡镇“每周大接访”机制,实行复杂矛盾积案攻坚“Top5”挂包模式,越级“进京访”不断减量退位。创新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四位一体”服务管理机制,打造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体系,特殊群体服务管理迈上新台阶。抓实治安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涉稳事件、刑事发案、亡人交通事故数持续下降。

遵循良法善治,依法治理水平日益提高。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法治领域改革52项举措,连续4年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聚焦民生,靶向制定停车场管理、垃圾分类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法规规章。打造“扬法安商”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实施“6848”工程,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大力强基固本,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扬州市在全国率先建成1个市级+9个县级+83个乡级指挥中心,首创“微网格”体系,“人、房、店、企”100%纳入微网格,健全完善“基层吹哨、党员报到”机制,基础民生服务在网格内落地落细,经验获中央政法委推广。

10月10日,“辉煌十四五 政法显担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实践”主题新闻行动采访组来到扬州,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耀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把方向 管全局

系统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记者:“十一个坚持”明确: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扬州政法系统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张耀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扬州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时时处处用“十一个坚持”对照、审视工作,自觉对标《条例》有关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是坚持政法姓党,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将《条例》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遵循,认真对照省委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政治督察实施办法》《纪律作风督察巡查工作规定》等一批制度文件,不断提升党管政法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每年市委主要领导对政法工作作出批示,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听取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工作汇报,审议重要文件、事项,推动政法领域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二是坚持法治保障,构建责任体系。市委主要领导常态化主持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走深走实。深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协同,出台全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涉外法治专题学习报告会,持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政法改革。扬州法院紧扣数字扬州建设,出台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十条措施,举办全市首届破产和执行资产推介会,工作做法在全国法院推广。扬州检察机关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惩治企业内部腐败、守护新业态健康发展等16个“小专项”。扬州公安机关积极构建重大风险感知防控体系,实施“智改数转”战略,充分发挥“交巡融合”“巡处一体”等改革作用,不断创新完善“情指行”一体化机制,推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成1553个智慧安防小区,城区交通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10%。扬州司法行政机关聚焦“613”产业体系,建立20个重点“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帮助企业解决现实困难,找到与企业特点相匹配的发展方式。

出实招 织密网

坚定守护社会安全稳定

记者:2024年,扬州全市电诈发案同比下降40.8%,刑事发案下降36.3%、破案率超50%,见警率提升43.8%,群众安全感达99.19%,创历史最好水平。在这一组数据的背后,凝聚着扬州政法系统的不懈努力。请问,近年来扬州市在统筹推进高水平平安扬州建设方面有什么“实招”?

张耀武:平安是民之所盼,更是发展基石。近年来,扬州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风险感知预警、联动处置化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坚持未雨绸缪,防范重大风险。推动将《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和省相关实施办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等。健全完善安全稳定联合研判会商调度机制,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好情报搜集、研判预警、交办督办等工作,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维稳安保工作。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建强综治中心。制定《扬州市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运行实施细则》,县、乡、村三级中心(工作站)已全覆盖建成并常态化运行,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衔接联动工作体系。推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扬州大学合作成立江苏调解学院,成立扬州市多元调解促进会,春涛法律服务中心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生动实践,做法在中央政法委会议上作交流。

三是聚焦重点攻坚,推进专项整治。研发“e守护”关爱平台,为所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投保监护人责任险,经验做法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坚持“线索排摸、案件侦办、打伞破网、打财断血”一体推进,全力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中央督导组两次给予扬州相关工作高度评价。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和教育矫治,建立涉案未成年人权益综合保护协作配合机制、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机制,建成并运行宝应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建机制 优服务

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扬州政法机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耀武:近年来,扬州政法系统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将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扬州建设整体规划,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具刚性,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努力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优解”。

一是提升护企安商便利度。以“六大行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涉企刑事“挂案”清理、“执行难”综合治理、防范惩治虚假诉讼等“八件实事”,着力打造“扬法安商”品牌,评选“双十佳”优秀项目案例,经验做法获《长安》杂志刊发。在全省率先建立涉众型经济犯罪一体化防控处置机制,创新打造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财产信息数字化平台,有力保障了涉及16省7万余名集资参与人、涉案资金达157亿余元的“联宝”非法集资案等重大涉众型案件顺利推进,相关经验做法获最高法、省委政法委推广。

二是提升法治文化影响力。部署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全市联动活动,经验做法获省法学会充分肯定。成立全省首家“职务犯罪检察研究基地”,推动司法实践、法学教育、理论研究深度融合。完成对42个法治薄弱村(社区)的整改提升工作,深入推进“双进工程”建设,累计建成“一站式”平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9个,驻村(社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15个。深化大运河环境资源法庭建设,审结长江十年禁渔以来高邮湖最大一起非法捕捞案,获《央视新闻》报道。

三是提升惠民实事幸福感。创新打造20项政法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解决群众难题。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法治课间餐”活动,助力打造文明、平安、法治校园。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打造“不动产登记+执行”服务模式,获评全省法治建设创新项目。探索轻罪治理扬州实践,建成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7个。在全省率先全面运行县级刑事速裁中心,形成办案、起诉、裁决“一站式”速裁模式,简案办理周期平均缩短75%。扎实开展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法治体检”活动,累计将1277个企业纳入“法治体检名录”。

铸忠诚 担重任

持续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记者:过硬政法队伍是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扬州政法系统在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创新做法和突出成效?

张耀武:近年来,扬州政法系统坚持实战提能、廉洁强基、担当立本,持续推动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一是铸牢政治忠诚,提升队伍向心力。推动政法机关党组(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委政法委派员列席市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政治忠诚剖析会,组织开展全覆盖式的政治督察,督促政法单位党组(党委)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以及“协管”“协查”有关规定要求,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二是注重能力培养,提升队伍战斗力。深化“教学练战”模式,扎实推进政法系统人才库建设,首批遴选140名优秀政法干警入库跟踪管理。聚焦实战本领提升,依托“三官一律”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组织干警开展“同堂培训”“同场竞技”。联合市委组织部,组织32名青年干警跨部门、跨领域挂职锻炼。

三是强化典型示范,提升队伍凝聚力。加大典型培树力度,承办全省政法系统“75^+寻找老政法精神”边晓斌专场纪念活动,举办全市政法系统英模事迹报告会,获新华社、《法治日报》等中央媒体关注,并被“江苏政法”微信公众号等刊发。仪征市人民法院边晓斌同志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江都区公安分局孔德年获评全国“最美职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扬州政法英模“群星”现象持续汇聚升华。

扬州政法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改革和法治、发展和安全,持之以恒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以更优的政法工作成效护航和保障扬州“十五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徐明君 吴东平 张旭

责编:任虹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