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E起学习平台 > 法治要闻 > 正文
连云港“低空新警力”引领智慧警务新航向
2025-10-13 09:45: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凡是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前方拥堵,请您走左侧道路前行”……国庆中秋双节之际,连云港市连岛景区游人如织,低空中一架警用无人机不时向游客喊话,宣传反诈内容、疏导拥挤路段,引发游客关注。

同一时刻,在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内,民警正通过各景区警用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画面动态测算人流密度,指挥调度执勤警力,及时赋能“旅游警务”。

“对警用无人机进行技术研发升级,通过平台接入,数据融合,可以不断丰富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提升为民服务工作质效。”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春成介绍。

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新警务理念、新运行模式、新技术装备和新管理体系,在“专业+机制+大数据”总体框架下,以“全链条管控、智能化防控、协同化治理”为核心,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警航+N”安全防护体系。目前,该局由情报指挥中心牵头,积极加强“李春成警航实战工作室”警航实战基地、低空安防对抗测试与标准研究基地、“公安部警用无人驾驶四级培训机构”实战培训基地的“一中心、三基地”体系化建设,围绕无人机赋能警务实战方向,不断创新警情处置、交通管理、巡防管控、案件侦查、救助服务、活动安保等场景应用,打造了空地融合、实战导引、智慧赋能的低空警务新局面。

“热成像已开启……”6月25日晚,海州区一老人离家出走,后在某湿地附近失去行踪轨迹,疑似被困。警用无人机立即飞至现场开展搜救,依托高空视角与实时图传查看整个湿地概貌,并利用红外功能对重点区域进行排查,“被困人员在这!”民警锁定位置信息低空悬停,其余机组通过低空伴飞指引搜索队伍寻途跟进,迅速完成了人员救助。

今年夏天“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爆火,针对赛事安保中低空域安全挑战,连云港公安亮出“空地一体”防控新战法,组建警用无人机编队化身“空中哨兵”,在赛事核心区及周边进行常态化、网格化巡航。

6月28日,在连云港队对战淮安队的比赛中,热情的球迷呐喊声此起彼伏,而此时,连云港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挥调度大队教导员陈俊翰和团队成员正指挥着“警航”无人机战队多点布阵,俯瞰全景。他们依托“天空视角”,细致观察赛场内外动况,实时监测看台人流密度、通道通行情况,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并通过画面同传为地面安保指挥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无人机填补了地面警力的视角盲区,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突发情况,让有限的警力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陈俊翰说。

近年来,连云港公安依托警情数据研判,围绕警情高发区、救助高频区、产业密集区、活动集中区,划定94个半径5公里的布设网格,合理置配40套警用无人机智能方舱,全市常态备战无人机120架,实现热点空域全覆盖。除了加大硬件投入,高效的协同平台更是“向空中要战力”的关键。2025年,连云港公安牵头研发的“低空警务融合作战平台”,被选为全国低空发展大会十大精品案例,该平台通过搭建“空中警务”系统,构筑空域感知防线、立体巡防群线、空地联合战线,使无人机可以有效服务警务实战最前沿。

如何用好无人机,育才建队是核心。自“警航+N”体系构建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通过开展标准化、系统化、梯度化的无人机驾驶培训、低空警务平台操演、空地警力联合演练等举措,不断做强无人机专项育才工程。近年来,培养部级无人机反制专家1名、公安部警航教官5名、警航驾驶员140名,组建警用无人机战队14支。“强化警用航空建设管理应用工作,建立无人机专业人才库,是构建‘警航+N’现代化警务体系的重要途径。”连云港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如今,运用无人机服务警务实战已逐渐成为连云港公安开展日常警务工作的必备“技能包”。据了解,2025年,连云港公安共出动无人机5000余架次,飞行里程近1万公里,参与预警处置治安、交通等风险事项1000余起,护航大型活动50余起,协助救助群众400余人次,协助侦办案件600余起。“科技感”与“接地气”,是广大群众对“低空警务”最常用的肯定词!

未来,连云港公安将持续深化“警航+N”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装备研发、人才培育、平台创新,不断丰富“低空警务”应用场景,为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向“新”而行。

记者 王晓红 通讯员 张文声

责编:任虹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