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保主体 稳就业”系列观察③ | 就业规模超2400万人,江苏如何保障农民工饭碗?
2022-05-18 15:30: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编者按】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从政府到企业,从市场各方到重点群体,江苏全省上下怎样积极作为,确保就业稳定,支撑经济平稳运行,保障老百姓家庭生计,新华日报·交汇点推出“保主体稳就业”系列观察。

交汇点讯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民工是江苏当前稳就业、保民生的重点群体。江苏农民工就业规模超过2400万人,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是产业工人的主体。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负面影响传导、市场招聘减少的复杂局面下,如何帮助农民工稳住现有岗位、拓展就业渠道,江苏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

重点领域,提供就业强支撑

5月17日,在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南沿江铁路的建设现场,来自16家施工单位的1.3万余名建设者正在紧张忙碌。

“正线全长278.53千米的南沿江铁路,计划总投资503.01亿元。目前,铁路的路基和桥梁工程已基本完成,全线隧道顺利贯通,工程进入铺轨和站房建设阶段,预计今年将完成投资120亿元,2023年按期建成通车。”省铁路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南沿江铁路1.3万多人组成的建设大军中,80%以上是农民工。类似这样的重大工程项目,正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战场。2022年江苏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809亿元,面广量大的农民工劳动者,是全省交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疫情多点散发的背景下,有的项目部分施工点难免受到疫情牵制,不过等疫情一有好转,施工方就会立刻组织复工大干,同时做好入场人员信息统计、每日疫情上报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发挥好交通重点工程“稳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城乡建设也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一个主要领域。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住建厅了解到,目前,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达860万人,其中省外进苏人员占比61.32%。

省住建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周文辉介绍,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住建部门利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摸排用工需要、用工来源、留苏人员等情况,及时掌握建设项目用工需求,保障富余农民工在各项目之间的流转。同时,发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手段和优势,以专业作业企业为单位,推进用工需要网上发布,加快劳动资源信息共享,提升劳动资源合理配置,为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增岗位供给、优化劳动力分配的同时,江苏切实减轻建筑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保证金缴存制度,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担保和保险制度,以银行保函代缴保证金,为企业创新发展解困排忧。

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创造出大量岗位需求,成为吸纳就业的一大引擎。省商务厅引导各地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电商服务业,形成一批电商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参与产业链中,如灌云特色服饰电商产业集聚区带动农村就业人员超2万名。

返乡留乡,拓展就业新空间

疫情给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带来诸多不便。根据中国联通数据平台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监测数据,4月份农民工返乡趋势明显,一方面是赴上海、浙江等地务工的江苏农民工大量选择回乡就业,本省农民工就业总量比上年末增加86万人;另一方面是在苏南务工的外省农民工也加速返乡或流向疫情较轻地区,外省农民工就业总量比上年末减少。

江苏在不久前召开的稳就业相关会议上提出,各地要顺应农民工返乡就业的趋势,强化农民工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和政策支持,用好税费减免、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解决好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扩大县域就业容量。下一步,省有关部门还将启动就业帮扶基地建设,稳定农民工特别是中西部脱贫人口在苏就业规模。

原计划3月到南京打工的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农民李新民和王维民,因疫情影响都留在了家乡。5月13日,他们参加了宿城区“2022‘稳就业惠民生’乡镇巡回招聘会”最后一站的活动,凭借自身技能,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应聘到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做上轴工和品检工,月薪5000元左右。

宿城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瑞介绍,区里自5月9日起开展了8场乡镇巡回招聘会,给不方便外出打工或已失业的人员创造机会就近就业,“我们主要对接宿城区三大主导产业、十大重点产业链的企业到现场进行招聘,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岗位一共有3500多个,其中纺织类、机械操作类达成就业意向最多。”

另据宿迁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司婧提供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宿迁市共有3.61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其中返乡就业3.26万人、返乡创业3450人。

在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跃进工业园区,返乡创业的曹红春租用了两间厂房,有20多个村民在他这初创的阀门配件加工企业工作。“企业投产到现在还不满一年。虽然疫情影响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时效,但我们每个月的产值都在稳步提升。4月份产品出货8000多台,5月份疫情好转,预计能出货1万台左右。新招的12名员工也正在培训,等他们上岗后,企业的产量有望翻一倍。”5月16日,曹红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像曹红春这样的返乡创业者,他们把在外打拼多年积累的能力和技术注入家乡发展,也为其他农民工的就业拓展出新空间。据统计,今年1至4月,盐城共有3277名农民成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近万名。

“盐城把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头戏’,立足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力拓展就业岗位,强化政策激励扶持。”盐城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钱忠进介绍说。今年盐城人社系统组织开展“留乡乐业”五大行动,通过送岗、赋能等方式,引导返乡人员留乡乐业。截至5月5日,盐城今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08场次,4654家次企业参会招聘,提供岗位17.01万个次,线上线下应聘求职47439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748人次。

温暖帮扶,提升就业服务度

“俺50多岁了,腿脚不灵便,也没啥技术,出去打工人家不要。最近村里给俺一个卫生清扫的差事,一个月下来能拿到七八百元收入,补贴家用是够了。”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徐圩村村民伏开利的话语中,透出对这份差事的满意。

对于大龄劳动者、低学历劳动者等困难群体,对于市场渠道难以解决就业的,江苏努力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去年底,根据省有关通知精神,东海面向全县公开招聘临时性公益岗位工作人员3600多名,伏开利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白塔埠镇通过设立环卫清扫等304个临时公益性岗位,带动了一批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针对镇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关停或减产的问题,镇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工作小组,一对一制定企业帮扶脱困工作方案,推动了金地粮食加工、鸿拓再生资源等近20家规上企业抱团取暖,实现复工复产和逆势上扬,直接带动360余名村民进厂务工。这样既缓解农民工家庭负担,又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白塔埠镇党委书记刘静介绍说。

据悉,连云港市去年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数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为了农民工的稳岗就业,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力行不辍,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延伸触角,创新服务模式。

苏州市金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苏芳告诉记者,由于苏州从2月份起就一直受疫情影响,他们今年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主要是提供疫情防控相关岗位。大多求职的农民工去了火车站、货车分流点、隔离酒店等,从事保洁消毒、信息采集、健康检测等防控相关工作。她说:“有的工作是临时的,不是每天有,可能隔几天才有。目前我们公司共有2000多人次农民工在做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其中能提供相对稳定疫情防控服务的大约700人次。”

为国内171家企业提供劳务服务的南京鹏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把自媒体招聘用得越来越娴熟。抖音是农民工们喜欢使用的社交平台,鹏达董事长熊开贵说,他们专设了一个20人的团队运营抖音账号,并且做得很成功,最高的一条抖音招聘信息一天就有17万次的浏览量,最高峰一天能接到2000多个求职电话。现在,公司80%的就业岗位均通过网络和自媒体平台来招聘。

说到当前的农民工就业形势,这位从业30多年的“老劳务”乐观地笑道:“困难和机遇都是并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文化有想法,个个手机不离手,他们已经不太乐意被称为农民工了,他们同样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刘玉琴 白雪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策划统筹 王晓映 黄红芳

标签:
责编:龚淑贤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