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把握5G机遇,走好创新之路
2022-06-15 15: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14.9万个,位居全国第二。5G个人用户持续增多,与各行各业的融合逐渐深入。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人们信息消费体验的提升,推动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记者走近通信业3位技术骨干,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知行业发展脉动。

持续创新,为“5G+车联网”发展提速

在无锡、苏州等地,一些自动驾驶汽车驶上公开道路,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5G+车联网”的魅力。

在车联网中,车与路进行“对话”。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员工王晔和同事们动足脑筋,用两年多时间,将车路“对话”的最高时延从80毫秒降到50毫秒。别小看这30毫秒,对于时速100公里的车辆来说,相当于近1米的行驶距离。

王晔介绍说,2019年起车联网应用进入与5G网络相结合的阶段。一开始,团队使用“设备-中心”二级网络架构,车、路等设备产生的数据都要上传到中心处理,传输时间长,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需求。团队大胆创新,在设备与中心之间增加一个区域性节点,形成“现场-节点-中心”三级网络架构。“这样一来,部分实时数据在节点处理,无需‘跑’到中心。虽然加了一个层级,看似成本增加,但数据传输时延降低、效率提高,应该是更优的方案。”

为验证三级网络架构是否更优化,王晔和同事们去年6月起驻扎无锡的一个车联网测试区,密集开展动态场景下的网络测试。3个月内,他们白天做测试,晚上优化网络参数、升级系统,自动驾驶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还曾做过连续7天不间断测试。实测证明三级网络架构的成效:车辆驾驶过程中的信息播报最高时延,从80毫秒降到50毫秒。

王晔说,这是一年前取得的成绩。这一年来团队还在进行多个层面优化,例如联合大企业继续技术攻关,推出全自主的车载通信芯片;对数据重新分级,调整数据处理机制,降低处理复杂度;更加重视“端到端”安全问题。总而言之,让聪明的车在智慧的路上行驶得更快更安全。

迎难而上,工业网关装上“中国芯”

6月中旬,两条新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调试,为下个月批量生产“鲁班”EA1000型5G新型智能工业网关做准备。这是一款使用国产主控芯片的算力型网关,产品国产化率超过70%。

“随着5G网络的发展,边缘计算逐渐兴起,而算力型智能工业网关正是边缘计算的重要硬件载体。”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发部总监吕严说,“安装在生产线上的智能工业网关,具备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的功能,相当于生产线的‘大脑’。用好智能工业网关,对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至关重要。”

去年6月,紫金研究院着手研发5G新型智能工业网关。研发团队明确“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总体目标,确定国产自主品牌主控芯片方案。放弃采用进口主控芯片,意味着放弃成熟的技术方案,几乎没有经验可循。主控芯片如何与其他功能模块对接,怎样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吕严说,“一切都要从头设计打磨,但国产芯片供应有保障,可以保证工业网关的稳定生产,因此再难也要在国产化道路上走下去。”

去年10月进入产品联调阶段,研发团队为每一项功能点都做了不下百次的调试验证。团队研发的“鲁班”智能工业网关,是市场上少数支持双5G通道、网络质量探针、安全SIM芯片的工业网关,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在海澜集团、大亚车轮等企业试点中,这款工业网关展现较高的性能,如安防识别应用准确率超过95%,而使用成本下降20%以上。吕严说,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工业网关元器件国产化率超过90%,信号稳定性达到中高速工业控制场景要求。

精细打磨,做优5G网络室内覆盖

6月,省内一些写字楼、商场、学生宿舍楼陆续装上一套套“5G云小站”。一套“5G云小站”最大可实现室内2万平方米的网络信号覆盖,同时满足超过4800名用户的上网需求。

5G信号频率较高,容易被障碍物屏蔽,室外5G基站的信号难以“登堂入室”,做好室内5G网络覆盖至关重要。传统的5G室内分布系统价格高、不能定制化配置,成为运营商推进5G深度覆盖的难题之一。

一年前,依据中国移动“5G云小站”的技术标准,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设计院共同承担“5G云小站”产品化研发任务。设计外观、规划内部结构、设置功能模块……从图纸起步,经过6个月的外场试验,紫金研究院无线云网研发部牵头人郑康和同事们将技术原型迭代成可商用的产品。

产品化之路难在哪里?“手机有上百种,也可能有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因此产品要有足够的兼容性,能满足高并发的要求。”郑康表示,“我们使用超高密度大容量终端测试仪,将80台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组成手机矩阵,相当于在2平方米内有80个人拿着不同的手机使用,以测试产品的稳定性。”

为打磨产品性能,团队在紫金研究院办公楼内部署“5G云小站”,楼内100多名工作人员都成为义务测试员。团队重视同事们的每一个反馈,6个月加班加点,累计解决102个软硬件问题,大小版本迭代19次。目前已批量生产的“5G云小站”,相较于传统室内分布系统,设备成本下降20%以上,还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面向垂直行业提供边缘计算能力、定位能力等。根据计划,年底“5G云小站”将安装在省内上千座楼宇中,让用户在室内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

记者 徐冠英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