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扎根沃土,留下最美的风景—— 记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
2023-11-22 06:4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记者 王岩 岳旭

初冬,骆马湖畔的马陵山层林尽染。山下,今春新种的1.5万株中山杉长势喜人。作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这些树苗通过省委驻新沂市乡村振兴工作队捐赠到这里。

去年6月,新一届省委驻县(市、区)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在南京集结。全省24个工作队、平均年龄38.5岁的238名队员领命出征,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其中6名队员来到新沂,在一年多的帮促工作中,将足迹踏遍当地所有乡镇(街道)和200多个行政村,成为推动新沂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实绩赢得民心。工作队就像那成片的中山杉,把根深扎进这片土地,把最美的风景留给一方百姓。

用足资源,做实项目促发展

11月中下旬,新一茬鲜切花即将开种。走进由工作队指导建设的马陵山三合村农业产业园,三合村村民蒋大为在新建的地温式大棚内忙着准备。“一棚种20万株花,一季就能卖10万元。”蒋大为盘算着,承包3年,头年回本,后两年纯赚。

对于工作队队员、马陵山镇党委副书记、三合村第一书记苏健卫来说,他有笔大账——该产业园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解决就业70余人。来自南京玄武区政府的苏健卫,推动玄武区徐庄高新区与新沂经开区签订了园区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整合各方资源,借助多方力量,用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谋划推动工作。”新沂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是工作队队长,他利用所在单位省委宣传部的资源,着力在乡村文化振兴上求实效——推动新沂10个重点帮促村加快对接南京地区16个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打造“读书煮春茶”乡村特色书店;邀请省文艺名家赴新沂为文艺骨干送课辅导;积极争取宣传文化系统单位来新沂开展捐赠活动……

工作队找准地方“需求点”,目前已编排27个工作队资金支持项目。新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鲜食毛豆集散地,但是毛豆产业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我们投入700万元打造深加工项目——草桥镇现代农业(毛豆)产业示范园,又争取到资金700万元,预计明年初建成一期。”工作队队员熊峰说,他还协调所在单位广发银行的总行领导来新沂调研,给予乡镇企业资金帮扶。

在工作队努力下,“五方挂钩”帮促机制不断完善,推动成员单位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不断向新沂倾斜。截至10月底,工作队省定实际出资到位1558万元,额外协调资金、实物捐赠折价共743万元。

用好平台,补齐短板惠民生

新沂市瓦窑镇王刘村紧挨着山东省,村民跨省出村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工作队队员王蓦争取到资金,新修900米长、6米宽的水泥路,并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大家给这条曾经的无名路起了新名字:光明路。

挂职新沂市卫健委副主任、瓦窑镇王刘村第一书记的王蓦,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他协调所在单位,支持马陵山镇中心卫生院成立江苏省基层特色科室(眼科)省级孵化中心,让村民享受眼科综合检查、验光配镜、中医理疗等服务。“他们还培训3名眼科医生,改变了这里多年只有一名五官科医生的窘境。”马陵山镇中心卫生院张健说。

新建文化广场、提档农家书屋、邀请“紫金奖”获奖设计师设计农产品外包装……挂职瓦窑镇副镇长、房庄村第一书记的工作队队员凌宏明做好与省文投集团的对接,让乡村迸发出浓浓文化味儿。“农家书屋新捐了图书,装了空调和电视,还请老师来教画画和跳舞,打造成公益学堂。”村里的退休教师周义说。

在工作队协调下,棋盘镇的一处废弃楼被改造为文体活动中心,成了全镇新地标。这里设有图书阅览室、未成年人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还配有标准羽毛球场、儿童篮球场及室外活动场地,已开展多场群众文体活动。

工作队顺应百姓期盼,补上一个个民生短板。记者了解到,通过工作队这个平台争取到的多方资金,已推动新沂新建5100米村组内部道路、437盏太阳能路灯、15个“梦想小屋”、2座小型水利设施、3个文化(健身)广场,更换2000套中心小学课桌椅,提升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硬件设施。

用心融入,血脉相连情谊深

在陈楼村采访时,挂职马陵山镇党委副书记、陈楼村第一书记的何铁林,在村口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她说:“我们村到了。”一句“我们”,说明她早已把乡亲们当成“自家人”。

见到记者,村民们围过来点赞——“她留的电话,随时能打通”“村里的每个地方她都跑遍了”……有着50年党龄的陈楼村老党员李志朋说,他曾给何书记送锦旗,写出了大伙的心声:排忧解难显真情,驻村为民办实事。

工作队队员带着感情融入基层,全力服务百姓,赢得了大家的充分信任和广泛认可。

王蓦开车带记者在王刘村“走村入户”,每到一户都是熟门熟路。驻村以来,他为村内366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医院义诊,对大病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和医疗报销补助。

“驻村的日子尽管有辛苦和难处,但只要心里装着责任和百姓,乡村振兴工作就一定能做出成绩。”一年多来,队员们一次次入户走访,每月20天以上的驻村办公,每周一参加镇里点名会……这一切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村民恳切地说:“让驻村书记再多干一届吧!”

乡村振兴路上,接续奋斗不停步。工作队队员正如一株株中山杉,只要把希望的树苗深扎在广袤田野,用汗水和青春浇灌培育,终能长成绿叶成荫的参天大树。

标签:工作队;记者;新沂
责编:王宛璐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