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村里来了年轻人,描绘振兴新图景
2022-11-01 17:2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江苏首家地区责任规划师工作站揭牌成立,后续还将有12个责任规划师工作站陆续挂牌,范围覆盖苏州、南通、盐城、宿迁等区县。新江苏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让古老村落留住乡愁并焕发活力,正吸引一群青年寻找答案。

丹阳市祈钦六都村,溪流汇入村口长塘,绕过篱笆小院和红砖墙,缓入樱花潭,倒映一片阡坵美景。作为2022年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第9批次名单中的上榜村落,历经千年沉淀的六都村正透过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规院村镇规划建设中心的图纸迎来“新生”。

“六都村离市区只有15分钟左右的车程,我们在设计构思的时候,就想到能否将它发展为城市微度假的目的地。”村镇规划建设中心青年规划师杨怡从年轻人喜爱的露营入手,将位于村内林下空间的空置农房改造成了咖啡屋,一侧草坪放置帐篷、秋千等露营装备,田园野趣自然而生。“我们在改造过程中把信息带进乡村,让乡村也年轻起来。”

让田园乡村肌理流入规划设计图纸的每一个坐标,是杨怡入职之初就牢记在心的工作准则。“乡村规划,第一件事就是住到乡村去,观察实际生活所需,比如村民是步行干农活还是骑自行车?是否经常夜归?这些都是做道路规划需要的关键信息。”反复现场勘察、逐户发放调查问卷、仔细翻阅历史文献……图纸落笔前,杨怡和同事进行了大量走访。

从实用性村庄到农房改善再到特色田园乡村,杨怡参与过多场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在一次次走访调研中积攒经验。

“乡村是相对静态的空间,村民世代生活在这,早已适应当地环境。”去年夏天,杨怡在启东市引丰南路村做规划调研,准备将村内条田带状布局改为集聚性布局,遭到强烈反对。“当地房子都是沿道建,中间隔着农田,有大量空间没被利用。”为说服村民,她带着苏北农房改善案例挨家挨户拜访,照着实拍图介绍集聚性院落特点。“村民们担心太拥挤,没小院,我把他们关心的事都解决,自然就不反对了。”

初见时的泥泞小道成了依水而建的青石板路,斑驳老旧的墙面覆上融于村景的彩绘。百年古建从杂乱无序中腾出,积淀已久的乡贤文化重扎故土。看着存于图纸的点滴设想慢慢成真,是杨怡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乡村不仅是文化的承载体,更是文化本身。我们的改造要审美性与实用性兼具,更重要的是将本土特色文化保留下来。”

同样在乡村寻找答案的还有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博士生胡任元。6年前,胡任元的到来,让泰州市沙沟镇的村民充满好奇。这个学生装扮的年轻人走村串巷,对着破落的建筑拍照,询问细小沟渠流向,甚至拉住在空地休息的村民开始一场访谈。

“那是我第一次乡村调研,一个人到村里考察、询问,沟通成了第一道关卡。”最后,胡任元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和村民们聊天,用生活语言交流,一点点把村落调查充实起来。

正如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中所言,要从土地里长出乡土工业。在胡任元看来,立足乡土本身特色的产业,正成为古老村落焕发活力的重要契机。“村民们开始关心我们做的工作,好奇他们世代居住的村镇将以什么面貌呈现,他们对乡村振兴同样期待。”从2016年至今,胡任元跟随团队先后在泰州、淮安和盐城等地调查,挖出村落特色产业成为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工作。

“在江苏,地域历史和文化既塑造出共性价值,又呈现出不同的村落特征。我们缺的并非建筑工艺,而是将地区文化投入乡村规划,打造别具特色的产业。”在盐城阜宁县,胡任元参与文化街区打造,从非遗技法到传统酱油酿造工艺再到新兴业态,丰富的产业形态吸引了更多的年轻面孔。“盘活地区特有文化和自然资源,引进产业和人才,正是传统村落不断更新的方向。”

“中国自然村数量众多,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规划设计当然不能千篇一律。”省规划设计集团城规院村镇规划建设中心主任张培刚入行已有近20个年头,经历着“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到“全程式陪伴”的转变。他对记者坦言,“现在的规划师肩负多重角色,要兼顾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更要注重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让老百姓打心底里接受。”

张培刚认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这也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根据土壤结构引进适种作物,发展特色产业;保护自然生境,发挥生态涵养功能;提出人才机制合理建议,改善乡村人才流失局面……规划师们不再拘泥于房屋结构规划图,而是用整体视野关照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乡村建设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注入,期待青年走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积累更多经验。”张培刚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喻婷 柏丽娟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