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乡村规划师织就“振兴梦”
2022-09-05 10:49: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记者 盛文虎

走进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目之所及,一栋栋民屋错落有致,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极具苏皖风情。“如何规划建设一个‘留得住乡愁’又有美好未来的乡村?”这是乡村规划师何世茂和徐敏来到这里后,脑海中始终盘桓着的问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乡村建成什么样、如何建,都要依靠人来谋划实施。聘任乡村规划师,就是浦口规划资源分局给乡村规划输送智慧、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的一项创新之举。

“这不是单纯把城市的经验做法‘复制粘贴’。”浦口规划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城乡在生活方式、治理方法和用地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做好乡村规划的第一件事,就是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乡村规划师专家服务机制,把专业规划人才导流到乡村,通过跟踪陪伴式服务,不断优化空间格局,做好美丽乡村建设。

“您认为村里的特色场所有哪些?”“您希望目前村庄的哪些方面得到改善?”规划师们深入乡村一线,询问群众诉求,切实摸清各村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产业基础。各村负责人描绘着经济发展的图景构想,村民们诉说着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有规划师表示,最终的规划图不是单一的功能布局或产业规划,而是在基于乡村定位的基础上,包含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可操作、能实现。

驷马组是一个典型案例。村组位于苏皖交界,区位特殊,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村落肌理和布局保存较好。“驷马组一直延续着围水而居的传统聚居方式,后出现背山、面水、沿路的发展趋势。”在对驷马组建筑、景观、产业等现状进行调研后,何世茂和徐敏随即对村落历史文化保护、配套设施等进行规划。

乡村振兴,不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生态,都要瞄准长远、可持续。因此,规划师不仅要改善环境面貌,更要管好村民的钱袋子,让乡村拥有自我“造血”能力。

最近,来自江苏省规划设计院的黄龙辉正作为汤泉街道的乡村规划师,忙着收集各村发展的思路并进行产业发展的规划。

孙垄子村位于汤泉街道南部,虽生态基底良好,但产业优势不足,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立足村内茶壶店文化遗址以及“垄、岸、田、园”四大空间要素,黄龙辉对该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活化茶壶店文化传承、激发陶乡产业动能、绘制垄湾田园画卷”的发展策略。而在农业生产方面,黄龙辉认为可以向精耕细作、加工等方向转型。“传统耕种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亩均收益1000元左右。而精耕细作可推动收益提高约1000元/亩,稻发展米粉、稻壳等初级加工,收益可提高约4000元/亩,大大促进富民增收。”

“如果说乡村是一个‘宝藏’,乡村规划师就是‘寻宝者’。”在浦口,这样的“寻宝者”有23名,他们来自高校或专业设计单位,具备城乡规划、建筑等专业背景,正面向全区5个涉农街道开展规划工作。浦口规划资源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整合智库优势,搭建“分局—乡村规划师—设计团队—街道社区”四位一体工作专班,让希望的田野成为造梦的空间,以需求和人才的双向奔赴实现美丽乡村振兴梦想。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