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南京:乡村振兴,乡贤一路同行
2022-08-09 10:3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陈国发 刘飞飞

“提到商洛市丹凤县,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提到贾平凹,估计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许家塬村党支部书记许建报,在镇农文康旅联合党委办公室,等待记者到来。他说,贾平凹是棣花古镇人,现在老宅里,还住着贾老师的家人,“许家塬村也是人才辈出,并与家乡保持着密切联系。”

在许建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山坡上一块块土地被连片种上猕猴桃。许建报说,村上本来没有规模种植猕猴桃,村民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是村里走出的“金凤凰”雷玉山研究员教会了大家。

许建报口中的“雷玉山研究员”,现任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和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和猕猴桃产业技术服务团团长。

“为了帮助大家种猕猴桃,他一个月都会回来两三次,每次回来都和大家泡在田里,目前已经指导村上建设了猕猴桃产业园300亩,建立了人才实训基地1个,雷研究员的老宅已经成了我们的‘专家楼’”。许建报说。

今年上半年,雷玉山还受聘担任商洛学院客座教授。他说:“能够回到家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深感荣幸和欣慰。我将珍惜机会,用好多年的科研实践经验,用情用智用力服务家乡创新发展。”

许建报的“乡贤”专家库里还有自己的初中同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朝红。“张教授主要从事葡萄栽培技术研究,帮我们更新了葡萄品种,优化了栽种方法,现在我们在葡萄架下套种洋芋和黄豆,效益非常可观。”许建报说。

村上的猕猴桃、葡萄基地,也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许家塬村二组村民田发操刚刚从基地忙完回来。他说,自己的土地被流转给基地后,他一边收土地租金,一边参加地里的劳动,为葡萄种植插杆架、除杂草,忙时一个月劳务收入3000多元,再加上流转土地租金2000多元,一年干下来能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比过去好太多了。”

“本乡本土”的乡贤回乡助力,棣花镇和许家塬村还引来许多志在当地发展的“外乡合伙人”,商洛文化名人王晓勇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他建设了核桃主题公园1400亩,带动157户群众实现年收益79万元,成为当地“新乡贤”,为助力“新故乡”振兴发挥光和热。

在这份光和热中,王晓勇特别感谢对口支援丹凤县的南京市雨花台区。他说,雨花台区联络组为这个项目建设送来了苏陕协作资金,基地“薄壳山核桃示范项目”还获得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扶持。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项目刚刚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扶持资金全部到位。

助力丹凤乡村振兴,南京市和雨花台区也为当地带来了人才和智力支持。今年5月31日,南京市“组团式”帮扶丹凤县医院医疗队抵达商洛;6月1日,医疗队1名队长、5名队员全部到丹凤县医院上班。

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医疗队队长高应东,担任丹凤县医院院长;来自市第一医院和雨花医院的医疗队队员,也分别担任县医院神经内科、普外科、骨三科、新生儿科主任,以及针灸理疗科的副主任。高应东说,与过去以技术支援为主不同,“组团式”帮扶要求大家在技术支援的同时,还要肩负更多的医院建设和管理职责,从根本上提高丹凤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丹凤县医院医疗组(内一科)副主任李东说,南京“组团式”帮扶医疗队到来后,加强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重点科室综合能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等都有明显提高,“这两个月的变化,让我们对未来医院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无论是本土‘乡贤’,还是吸引的‘外乡合伙人’,以及对口支援的南京人才,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我们将按照省、市、区部署,以丹凤为新故乡,做丹凤的‘新乡贤’,全力推进当地乡村振兴。”雨花台区对口帮扶丹凤县联络组组员、丹凤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顾菲凡说。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