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假期间,南京乡村游“热”力十足。根据“南京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模型推导,今年7—8月,全市休闲农业点累计接待游客568.23万人次,同比增长32.23%。
人们来到森林里、田埂上、水池边,让乡村游叠加出亲子研学、健康养生、运动骑行等功能。实际上,这正是南京市近年来正在探索的“休闲农业+X”模式,让教育、康养、体育、都市农园等资源与乡村深度融合,在“混搭”中玩转更“新鲜”的乡村。
《人勤茶香》 迟心吉 摄于 高淳茶场
休闲农业+教育,乡村兴起研学热
采摘玫瑰花,扦插蔷薇苗、腌制鲜花酱,再动手做做汤圆、糕点……今年暑假,位于溧水区石湫街道的南京玫瑰园迎来一批又一批学生。这是南京规模最大的玫瑰园,有近千亩的玫瑰花田、玫瑰花谷和玫瑰树林以及数百种玫瑰,供人赏花之余还成为孩子们研学科普的目的地。
《田园经济旅游热》李伟
在浦口汤泉街道的云幽谷,今年暑假的一次夏令营吸引了100多名小学生参与,持续15天的训练让孩子们发现了乡村的另一种“玩法”。“大家来基地休闲游玩一般也就玩个两三天,但是借助夏令营的形式,大大延长了大家在基地的时间,留住了更多人气。”基地相关负责人曹珍珍介绍,作为市农业农村局认定的农耕实践教育基地,企业不仅配备了宿舍、操场、培训教室等硬件设施,还聘请了专业研学老师丰富研学课程。
“乡村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研学的热门地,让孩子们在劳动中锻炼生活技能、了解农耕文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开始南京市探索引导休闲农业景点与学校、少年宫对接共建,在乡村与学校之间架起桥梁,认定了50家农耕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出版学农指导用书,编制发布全国首个学农基地地方标准,聘请30位共享教师。今年还启动了高校走进市相关耕读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计划,促进高校与基地的资源对接,多措并举引导学农基地坚持高质量发展。
休闲农业+康养,乡村植入“银发经济”
“天气虽热,但正是赏荷花、采葡萄的好时候!”8月10日,近50名来自金陵老年大学的老人来到江北新区格冠生态园,开启两天一夜的乡村康养之旅:参观艺术家字画后现场挥毫泼墨;在葡萄园采葡萄、在西埂莲乡赏荷拍照;晚餐后,兴致高昂地载歌载舞……
这是今年市休闲农业协会开通的第二班次休闲农业康养主题直通车,让退休老人走进乡村,深度体验乡村康养服务,促进城乡融合。
“休闲农业一直是假日经济、周末经济,我们组织银发一族在乡村体验丰富的活动,直接带动乡村非假日经济的发展,开拓乡村休闲游新市场。”市休闲农业协会会长汤更新介绍。
《水上创意》鲁润生、南京江宁苏家文创小镇
8月,市农业农村局从全市筛选出24家乡村康养基地向市民推介。在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委老干部局共同指导下,市休闲农业协会整合休闲农业资源开通直通车,为南京首批乡村康养基地探索发展新模式。
“目前我们正在为客户群体分类,根据老年朋友的爱好开辟舞蹈、书法、摄影、垂钓等特色路线,为后期康养主题直通车的常态化运营做准备,引导康养资源赋能休闲农业。”汤更新说。
《鲜藕出水》 鲁润生摄于栖霞水一方
休闲农业+体育,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江宁龙尚村,运动让乡村变得更加“动感”。
一条蜿蜒曲折、起起伏伏的山路,一直延伸到佘村。这条6公里长的路风光秀美,被网友誉为“小川藏线”,近几年还成为摩托车爱好者的集聚区。
龙尚村摩界咖啡负责人朱雪春就曾是一名摩友,被吸引来这里开了咖啡店。“这里自然条件很好,但是光有山路还不行。”他说,这几年,他看到龙尚村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举办亲子自行车骑行、越野挑战赛等多场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体育产业相关商家入驻,也带动了民宿、餐饮行业发展。
乡村正在被注入更多“动”力。2021年起,市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乡村特色体育基地建设,目前共认定20家南京市乡村特色体育基地。通过将美丽乡村线上定向赛、环南京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植入基地,推进体育赛事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带动美丽乡村和休闲旅游农业人气。
南京还在尝试突破创新。除了吃饭、棋牌、钓鱼等常规休闲形式,休闲农业还需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形成了一批“休闲农业+”模式,目前共培育82个主题创意农园、30家青少年学农基地、20家大中学生耕读实践教育基地、20家南京市职工疗休养基地、20家乡村特色体育基地、16家都市农园项目建设单位等。休闲农业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