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产经观察丨年度关键词:复!三次产业跑出“V”型反转
2021-01-04 12: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交汇点讯 回首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萎缩带来的严重冲击和空前挑战,江苏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力踩足复工复产“大油门”、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不仅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还在经济大省中率先实现正增长。

市场复工、人员复业、企业复产、产业链复联、经济复苏……如果用一个字盘点总结过去一年江苏三次产业,无疑是一个“复”字。从年初“抢回被耽搁的时间”“于变局中开新局”,到年中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再到年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打赢收官战”,《新华日报·经济周刊》全程记录了全省上下产业条线如何开足马力,纷纷跑出“V”型反转,用一篇篇稿件、一个个切面,拼就出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过去一年波澜壮阔的产业图景。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促复工复产,为全国提供“江苏经验”

回顾上个春天我省的复工“进度表”,早在3月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达99%。同一月,因春节和疫情休刊月余的《新华日报·经济周刊》率先复刊。

去年2月以来,全省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既执行最严防疫标准科学复工,也直面挑战主动求变,加快推进产业链“全链”复苏,力保全年生产目标顺利完成。3月5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在无锡调研,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时,要求当地政府全力帮助做好协调服务,强调一定要做好龙头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稳定。3月6日,我们推出报道,从盯重点通堵点,让全产业链尽快“满血复活”角度,系统梳理“江苏路径”——紧盯“三个重点”,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逐个环节疏通“卡壳”,多措复联供应链;让产业链条转起来,开辟新增长空间。

推动复工复产,各地因地制宜。3月9日-11日,国家工信部复工复产联络员组分赴我省徐州、连云港、盐城三市调研指导当地复工复产工作。政府协调有力、企业各显神通、有效应对疫情,记者跟随联络员组的脚步,不仅记录了工信部联络员如何“点赞”苏北三市复工复产工作,更在全国高效推进复工复产的大进程中,率先发出呼吁: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后,则需提高复工质量。

疫情暴发,江苏8000万人的口粮如何保障?去年2月26日,省政府便发布“猪九条”,对年出栏商品肉猪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重奖。我们管中窥豹,探寻作为“工业强市”的苏州,怎样通过重奖完成生猪出栏96万头、存栏56万头的复产任务,为全省复产生猪提供现实借鉴。

回首乍暖还寒的时节,海外疫情蔓延,外贸订单取消,“至暗时刻”如何稳客户保市场?我们记录下,尽管国际贸易形势多变,江苏外贸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展开的“自救”之路;也看到在企业展开“自救”的同时,政府部门积极出台政策稳定外贸种种举措。我们预见并确信:通过政企携手,定能稳住江苏外贸发展“基本盘”。

回首那场尽管没有硝烟但却异常严峻的“复工战”,江苏推出“苏政50条”“惠企22条”、稳外贸外资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拉快复工复产“进度条”,为全国“一盘棋”夺取“双胜利”提供了一条条有力的“江苏经验”。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复联产业链,推动产业基础现代化

一场疫情,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暴露在所有人眼前。从上半年加快推进产业链“全链”复苏,力保全年生产目标顺利完成,到下半年重塑产业链,推动产业基础现代化,过去一年,我们记录了全省上下破旧立新、“链”上攻坚的决心和举措。

产业链时代“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上任何一个“卡壳”,都可能让整个链条运转不畅,打通链条必须打破“地域界限”,创新工作模式与兄弟省份互补共赢;必须既要“抓大”也要“促小”,让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这是去年三、四月份,我省各地达成的共识。

危中有机,在疫情冲击席卷各行各业时,医疗医药产业却激发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季度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8%,在八大高新技术行业中增幅最高,显示出江苏医药集群持续释放的强劲动能。记者探访多家头部药企,得出了“药企逆风扬帆,靠的不止是旺盛需求”这一结论。

见微知著,战“疫”突围是各条产业链彼时彼刻的当下要务,转型升级才是长远发展的终极目标。

5月,工信部正式批复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落户无锡,这是全省第2家、全国第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记者第一时间探访,看“国”字号创新中心,通过“公司+联盟”聚合上下游“最强”资源、从“创”到“产”冲破创新链“死亡之谷”等方式,驱动产业链攀升。

7月,江苏3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先后两批入围总数全国居首。《江苏身影,这样竞逐集群“国家队”》一文发出“集群化,然后呢?”之问,指出目前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还存在先进制造业产业“聚而不群”、世界影响力不足等现实短板,未来发展需坚持系统化思维,进一步延伸拓宽产业链分工网络,加强价值链上下游环节的协同集聚。

这一年,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化工是江苏的传统支柱产业,我们提出应“滚石上山”,把化工园区当提档升级“排头兵”,从扩规模转向提质效,让园区更绿色智能;江苏是纺织大省,35年来纺织产业总量全国第一,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我们调研后建议,通过“价值延伸+全链整合”,打造世界级集群品牌。

这一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尽管应用前景广阔,增长态势迅猛,但我们发现区块链产业人才储备不足,技术标准缺乏,还当加强顶层设计,抢占科创制高点;随着6家苏企入选互联网百强,产业跨界融合成新风口,我们呼吁,把数字经济作为“新引擎”的江苏,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机不可失。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融入“双循环”,开辟全面复苏新路径

经济全面复苏离不开国内外大环境。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条件下,如何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江苏探路早、见效快,保障了经济快速复苏、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我们时刻关注江苏融入“双循环”、寻找经济全面复苏新路径的有效探索。

下半年起,“产业带”版开辟新栏目,将产业领域聚焦的重点,转移到“双循环”议题上。

市场主体活力也是双循环发展格局活力。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现有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111万。我们关注作为市场主体的主要监管部门,如何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开出在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扩大消费需求、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创新发展中“保”的“六保”药方。

江苏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由于内外贸市场环境差异,“外转内”企业也面临着不少痛点堵点,新政能否一一打通尚待市场检验。我们直面问题,并提出“构建双循环有助于企业建立柔性产业链、形成内外市场协调互补,从而增强发展韧性、降低运行风险、培育新增长空间”的破题密钥。

随着餐饮业加速回暖,报复性消费有没有到来?餐饮业又将如何撬动国内消费市场?记者进行细致调查,发现众商家期盼的报复性消费并未到来,生活服务业免征增值税政策助力餐饮业的效果尚不明显,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信贷支持难以惠及更多企业……破解这些问题,才能让餐饮业迎来真正春天。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旅行社的省内游和跨省团队游业务有序恢复。然而由于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出境游市场目前处于完全停摆状态。但即便出境游“冰封”,“山不转水转”,向内需求生机、转攻国内市场,成为旅行社普遍的“自救”路径。

既是奢侈品供应商,又是线上销售网红,江苏华佳丝绸作为老牌丝企走出新“丝”路;连亏七年,“家乐福中国”被苏宁易购收购后首现盈利,植入本土基因,这家“洋超市”活过来了……管中窥豹,我们观察产业变幻,同样关注“个案”,从“一厂一店”中细嗅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过去的极不平凡的一年中,我们用一篇篇彰显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报道,见证、记录、思考,与您一道经历经济大省江苏复工复产、产业链复联、经济复苏历程中勇毅前行的一步步,共同迈向春暖花开的新一年。

交汇点记者 付奇 吴琼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