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从8.92%到0.64% 万里援桑的血防故事
2020-12-19 13:15:00  来源:无锡新视评  
1
听新闻

“短短三年时间,中国援桑给巴尔血防项目就实现了血吸虫病发病率的直线下降,可以说,中国血吸虫防治经验在造福桑给巴尔的同时,也是中国国际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体现。”作为见证并直接参与中国援桑给巴尔血防项目一期的专家,在回顾这场历时三年多、跨越万里的血防经历时,杨坤依然感慨良多。

我国首个援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无锡走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后经持续有效的防治,血吸虫病在我国曾经的流行区都已基本消除。而遥远的非洲,至今仍是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区之一。为了帮助民众摆脱血吸虫病带来的痛苦,非洲当地政府将希望投向了中国,并很快得到了回应。在2012年举行的第五次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承诺扩大与非洲的合作领域,其中就包括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桑给巴尔共同签署了关于在桑给巴尔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根据这一备忘录,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由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位于无锡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具体实施。2017年2月,首批5名中方援桑血防项目组从无锡启程,奔赴桑给巴尔正式开展工作。2017年4月,位于无锡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式代表中国承担并启动援非洲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援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从零开始 探索非洲血吸虫病防治新经验

“据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桑给巴尔是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区,以主要岛屿奔巴岛为例,2011年,当地24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15%。”援桑给巴尔血防项目负责人、第一批队长杨坤表示,去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工作和知识储备,请教了相关专家,初步掌握情况。

但事实上,虽然尽可能做齐了“功课”,虽然我国有多年的血吸虫病防治经验,但因为中非两地血吸虫病,无论是中间宿主还是病理情况都大相径庭。“不同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是对肝脏的损伤,非洲血吸虫病为埃及血吸虫,它主攻人体的泌尿系统,会引发诸如血尿、膀胱癌等多种疾病。”

因此,对于项目队员们来说,急需面对的困难实在太多。“国际组织分发的药物,效果不明显。刚到的时候,感染率超过25%。我们联合当地人从挨家挨户的精细化开始做,建立基础数据。”

从零开始、稳步推进。从2017年2月起至2020年2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先后选派6批专家组,共计30人赴奔巴岛。他们怀揣着中国成熟的血吸虫防治经验,结合桑给巴尔实际团队接力,不仅成功摸索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的策略及标准操作规程,还为当地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血防队伍,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当地血吸虫病防治的中坚力量。

多措并举打造中国援非公共卫生新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援桑期间,专家组还将工作半径辐射至农业、水利建设、教育科普、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极大巩固并丰富了中非血防合作内容,得到了桑给巴尔政府的积极响应与配合,成为了中国援非公共卫生的新样板。得益于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性的防控举措,中国援桑血防项目很快初战告捷,数据显示,项目示范区的人群发病率已经从3年前的8.92%下降至目前的0.64%,疫区人群血吸虫病知晓率达到90%以上。2019年5月,中国援桑血防项目接受了世卫组织等第三方专家组的评估,评估组认为,中国专家组取得很大的成功,项目试点地区全面实现既定目标。

杨坤表示,通过这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年广泛地宣传中国援非的策略和政策,也得到了当地总统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可。“我愿意继续为中非友谊工作下去!”

记者:严家瑛 刘振宇 王健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