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镇江打造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新模式”
2020-12-01 20:02: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区(村)工作者队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矛盾。2018年底,镇江市润州区出台了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1+5”文件,构设社区(村)工作者职业蓝图。两年来,润州区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职业体系形成“立体工作链” 

社区工作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的贯彻实施,关系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社区(村)工作者是离居民最近的服务主体,是“小巷总理”“马路市长”,党和政府部署的工作,最终都要落在社区(村)工作者身上。社区党组织是离群众最近的一级组织,是党在社区的形象代表,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社区党建队伍要强起来,让社区党组织成为“一杆旗”,党组织书记成为“一盏灯”,党员成为“一团火”,社区(村)工作者有劲头有奔头是保证。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亟须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一方面,城市的核心是人,社区工作与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许多新期盼;另一方面,社区(村)工作者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队伍不稳定、选聘不规范、晋升不通畅、能力不适应、任务不明晰、保障不到位、社区(村)工作者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不强等“七个不”突出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社区治理与服务效能,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党领导下的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为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提供队伍支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能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

为了高效推进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润州区出台了《构建润州区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的意见(试行)》“1+5”系列文件,形成了由员额分级管理、社区(村)工作者转聘考聘招聘、基本薪酬待遇保障、绩效管理考核、社区事务准入构成的“立体工作链”。

依据服务人口、网格规模等要素,润州区核定社区(村)工作者员额440个。规范转聘考聘招聘流程,通过考核考查、“双全”社工考试和公开招聘的方式,选优配强社区(村)工作者队伍,345人纳入职业体系。

除此以外,润州区还组织社区(村)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岗位技能竞赛和“双全”社工考核的方式,382人取得“双全”社工证书,增强队伍整体素质。聚焦待遇有保障,以多样化手段激励队伍干事创业。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基本工资为年收入的70%,剩余占30%的绩效工资,经考核适当拉开差距。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群众满意、奖优罚劣的原则,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运用组织评价、社工评定与群众评议,科学合理确定社区(村)工作者考核等次及报酬。

 

多举措保障基本权益 

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新时期社区(村)治理和服务水平提升,贯彻落实《关于润州区社区(村)绩效管理考核的指导意见(试行)》精神要求,进一步调动社区(村)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润州区出台了《润州区社区(村)工作者员额管理暂行办法》。依据全区人口规模和各街道服务人口数量、网格数量进行综合衡量,润州区科学合理确定社区(村)工作者员额,控制总体规模。适时根据社区(村)服务人口和工作变化情况,实施动态调整。

1990年1月1日起,镇江施行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明确了居委会的任务,至今没有明确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参照市级文件要求和京口区相关做法,结合润州实际,突出当前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点工作,润州区制订了法定基本工作职责、“全科+全能”事务办理职责和网格走访入户服务3个方面岗位职责。

聚焦待遇有保障,润州区还以多样化手段激励队伍干事创业。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三岗”即:社区正职、副职和工作人员三种岗位;“十八级”即:各岗位按照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综合因素,建立“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设置1至18级岗位等级和基本工资系数,对应岗位等级按“最低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系数”确定基本工资,为年收入的70%;剩余占年收入30%的绩效工资根据本人工作情况,经考核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适当拉开差距。薪酬待遇专项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除此以外,润州区严格社区(村)事务准入,推动减负增效。制定润州区社区(村)协助党政部门工作事项,明确社区(村)事务准入事项为四类84项。街道及机关部门不得随意将本级履行的职责转派到社区(村)。润州区属各部门确需进入社区(村)的事项,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民政部门定期督查检查,准入事项清单之外部门和街道下派的,严肃追责,确保社区(村)减负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明年计划“双全”社工占比90% 

下一步,润州区将加大力度,把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这项工程落细落小、办实办好,力争到2021年和2022年底完成“双全”社工占比达90%和100%的目标任务。

接下来,润州区将继续抓好员额管理,结合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跟进,进一步核对各街道社区(村)工作人员数量,抓实抓好员额管理。进一步指导各街道过细做好未进体系人员分流工作(截至今年10月份全区还有39名工作人员需要分流)。积极筹划明年换届选举之后社区(村)工作的培训,针对新进社区工作人员,以“双全”社工考试为抓手,抓好社区(村)工作者赋能培训,提高社区(村)工作者为群众服务的能力素质。

同时,进一步深入街道和社区(村),了解收集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梳理研究,拿出改进和提高的意见建议,使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在运行中进一步优化完善,做到稳中求进、进而有效。

人力资源管理和社工理论是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第一支撑”。国际流行的社工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镜中我理论”“互动小组模式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渠道策略”等,在构建“六有六化”工作路径、丰富专业化培训方式、实施绩效考核、激励干事创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系统化思维是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第一引领”。社区(村)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算好“政治账”“民生账” “经济账”“稳定账”。系统化思维是把工作对象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功能进行系统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基点是问题导向,核心是顶层设计,灵魂是综合统筹,三者是有机整体。只要抓住整体、抓住要害,就能使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行稳致远,让社工的光荣与梦想在新时代精彩绽放,让社区的治理与服务在新时代更有质感,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变成真实模样。(邓宏磊 范海罡)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