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扁担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美丽村庄模样。特色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树繁花点缀着农家人的幸福生活。几年前,扁担村还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该村依靠发展乡村旅游,以及稻虾、蚕桑种养等多元化产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今年70岁的吴桂英是扁担村蚕桑扶贫产业园的养蚕工人。每天早晚给蚕棚消毒、定点给蚕喂食……吴桂英干得不亦乐乎,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这里养蚕可比在自己家里养蚕赚得多。”吴桂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在产业园干活,日收入90元左右,一年下来有近两万元,这份收入让她很满意。“活不重,离家又近。”吴桂英说,蚕桑产业园的养蚕规模大,技术也先进,和他们过去在家里“小打小闹”地养蚕完全不一样。“你瞧这个网,只要提一下,蚕和蚕沙就自动分开了,多省事啊!”吴桂英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演示蚕桑产业园里清理蚕沙的新方式。
“发展养蚕产业项目,是因为村里有养蚕的传统,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扁担村蚕桑扶贫产业园负责人谢翠平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养蚕,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经营,产量低不说,面对市场上不断波动的蚕茧价格,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弱。由于养蚕风险大,渐渐地,很多老百姓就放弃了,空有一身养蚕的本领,却守着“金疙瘩”过着穷日子。为实现产业脱贫致富,2019年,扁担村在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和社会投资的基础上投资800万元,打造占地600亩的蚕桑扶贫产业园,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最新品种的桑苗和蚕种,实现科学养殖和规模化养殖,把扁担村的传统致富途径重新“捡拾”起来并发展壮大。项目建成后,已解决周边留守妇女等老弱闲散劳动力12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低收入户36人。
走在扁担村蚕桑扶贫产业园内,田里的桑树郁郁葱葱,一座座白色的标准化钢架蚕棚排列整齐,小蚕共育室、蚕茧烘干房等设施配套齐全。记者注意到,产业园里还养着不少鸡和羊。“鸡就在桑园里觅食,羊可以吃蚕不吃的老桑叶。”谢翠平说,每年11月到来年4月是休蚕期,产业园通过养鸡、养羊以及在蚕棚里种植食用菌等方式,充分提高现有资产资源的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产业园里目前有80个蚕棚,每个蚕棚每次最高可产茧200公斤,按照蚕茧50元每公斤的收购价算,每个蚕棚每茬蚕的收入可达1万元;每年5月到10月底是养蚕季,一年最少可养4茬蚕,总收入十分可观。“我们产业园刚起步,以后会越来越好。”谢翠平说,只要蚕茧市场行情好,她有充分的信心将蚕桑扶贫产业园打造成农民的“致富园”,未来还要将园区打造成全省有影响力的蚕桑种养“产学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