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毕业季】牢记嘱托,迎着光,奔向属于你们的星辰大海
2020-07-09 21:29:00  来源:荔枝新闻  
1
听新闻

盛夏流年,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未来”闪着迷人又炫目的光。

逐梦之旅,扬帆启程。然而,我们该如何迈出第一步?唱响动人的“青春骊歌”?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这已经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给大学毕业生、广大青年回信,指引人生航向。牢记嘱托,处在大变革时代的当代中国青年,已经做出了他们的选择,胸怀家国、肩担使命,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着蓬勃朝气与执着追求。

向山向海,于广阔天地,开启别样精彩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无数有志青年通过大学生村官、三下乡、西部计划、第一书记选派等投身艰苦贫困乡村或基层,将青春烙印在乡间,勇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和“生力军”。

内蒙古科右前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同时也是边境旗、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典型的老、少、边、穷。2009年开始,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的齐晓景在这里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贫困户脱贫道路上的好帮手。这位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农业“大咖”,先后创办展翼合作社、电商销售、家庭农场等,发展观光采摘、土地认领、农家自助大锅灶等,带动就业40余人,帮助1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2019年,齐晓景对接贫困户136户,帮助贫困户创收,增加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和信心。“被村民需要是一种幸福。”齐晓景说。

“欢迎你们来看娇娇的直播!”身材娇小的施林娇在山间向手机另一端的观众打招呼。1996年出生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施林娇,是十八洞村第一代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9年,她从浙江音乐学院毕业,2020年初辞职回到十八洞村,和另外两位返乡大学生共同创业,希望通过直播平台帮助乡亲们的特色产品拓宽销路,已经成了“网红”主播。从小在十八洞村长大的施林娇,对这里很熟悉,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日常生活都是她直播的灵感来源,做农活、烹饪苗族特色菜、唱苗歌等都是她的直播内容。 “回到家乡创业,能为家乡做点小小的贡献,我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施林娇说。

“甘愿吃苦”的大学毕业生们为祖国贫困与艰苦之地注入汩汩的青春热血,有些人,甚至将生命永远留在扶贫路上。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基层扶贫事业。2018年3月,黄文秀主动来到百色最偏远的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她到任之初,百坭村交通不便、产业不强、脱贫任重,472户2067人中,还有103户47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22.88%。初来乍到,乡亲们对这位年轻的“女娃娃”并不信任,都说她是来村里“镀镀金”的。为了取得乡亲们的信任,黄文秀直接住到村里,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手绘“民情地图”,学说方言,帮着大伙儿扫院子、干农活。渐渐地,大家从心底里接受了她,专心跟她搞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黄文秀还协调完成了1.5公里的道路硬化,新建蓄水池4座,完成两个屯47盏路灯的亮化工作。这位扶贫路上的“女战士”曾在自己的驻村日记中到:“扶贫之路就像一条长征路,无论多么艰难,都会坚定不移走下去。”2019年6月,她在返回驻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我国基础教育的底层基石同样需要“逆行”的大学毕业生以梦为马、烛照学子,呵护乡村教育的生命线。

2009年从湖北文理学院毕业后,李晶响应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投身条件非常艰苦、师资缺乏的十堰山区学校胡家营小学,开始了3年的支教生涯。2012年,她来到沙洋县拾回桥镇老山小学任教。90多名学生,大多来自云南、河南等地移民家庭。8名教师均年过半百,“80后”的李晶是学校唯一念过大学的女老师。在她的感召下,李晶的妹妹、爱人、父母相继来到拾回桥镇,和她一起为农村孩子播撒爱的阳光。把最美青春奉献给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沃土也孕育了李晶和孩子们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有人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有人用脚步丈量大地,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林区做出积极贡献。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每天7点身着长袖长裤,带着镰刀、喇叭和工作记录簿巡山查林,排查火灾隐患,宣讲森林防火知识……刘天娇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国企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的林业站工作,甘做大山深处的森林守护者。“扎根基层工作”,带着这个想法,2010年7月刘天娇大学毕业后,通过参加广东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到农村基层服务。在陡峭崎岖、荆棘密布的山路上一年走破五六双鞋,足迹踏遍红星林场下坝工区2万亩森林和坪山林场1.34万亩林地。2018年1月,刘天娇主动请缨到更为偏僻的河源市国有坪山林场工作,把青春和汗水洒向林场的山山岭岭,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林场绽放。

时有所需,于无声沙场,遇见初心模样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把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以己之长,至诚报国,做时代的奋进者,也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的不二选择。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无数“战士”以英雄的壮举,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

“90后”是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3月11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北医三院王奔和吴超这两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代表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90后”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6月30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举行毕业典礼,学校特别设计了“微光”环节,向参与抗疫的137名学生致敬。该校应届毕业生胡涛就是其中一位。2月23日,胡涛在看到武汉招募“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的通知,便马上报了名。2月27日晚,他收到了汉阳区夹河社区的电话,第二天一早,他就上岗被编入社区网格,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常常送完社区24个小区的菜后回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他一直干到了4月8日武汉“解封”。“基层工作琐碎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居民的一句感谢,就能抵消我们所有的劳累”胡涛说。此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大四专业学生曹永能参与过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忙过通宵;制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王林琳回家隔离期刚满,大年初九就主动到社区报名做志愿者;法学专业大一学生盛立豪更是和父母并肩抗疫……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家国情怀。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着烈焰拔地而起!北斗第55颗,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宣告全面完成。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还有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别的队伍!在这支30多万人的庞大队伍中,不少人都是大学毕业后加入,在过去26年时间里,接续奋斗,从最初北斗一号的两颗、三颗、四颗卫星,到北斗三号覆盖全球计划;从当年被欧美技术封锁,到今天100%实现国产化,“连一颗螺丝钉都是我们自己的!”北斗人成就着伟大工程,也成就着每一个人。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出象牙塔,奋斗正当时。愿每一个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荔枝新闻专稿 编辑/沈颖)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