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看“小村庄”如何守护“大长江”——无锡滨江村的“绿色”变迁
2020-07-01 17:26:00  来源:无锡新传媒  
1
听新闻

仲夏时节,江阴申港河入江的口子上,不久前刚种下的芦苇已经透青、拔节,原本裸露的江滩像铺上了一层青纱帐,成了江边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

趁着太阳还没下山,滨江村村民宋国良又过来查看芦苇的长势,看到在码头工作的“村上人”宋华坤,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竟忍不住拿出手机,边拍边闲聊起来,“往下看,芦苇绿成一片、江水滔滔不绝,往上看,风机随风而动,一拍就是一张大片。”“儿子在微信上看到了,迫不及待想从上海回来看看,他说,有点小时候的感觉了!”

滨江村,村如其名,紧挨着长江,是江阴申港街道唯一一个拥有长江岸线的村庄。然而东到夏港、西到利港,辖区内近5公里长江岸线,几乎全被码头挤占,仅剩申港河、新沟河两个口子还有希望看得见江水。过去,靠江吃江;现在,即便身处“夹缝”,也要靠江护江。达成这个共识后,一场抢救性修复率先在申港河口拉开序幕。

“三无”船只,从“舍不得”到“主动拆”

其实,宋国良家距离滩涂就隔了一条路。去年,他把脚“伸”到这里时,还是有些震惊的,江滩上40多艘“三无”船停得满满当当,大多数都是废弃不用的“僵尸船”,还有一艘名为“江舟饭店”的餐船生意红火,船上能摆10多张桌子,吸引了不少食客,“江景全遮住了不说,餐船上的油渗到泥土里,土壤也失去了肥力。”

“宋书记,你也来啦!都在说呢,江边美景再现,多亏有你!”宋华坤口中的宋书记是江南社区党总支书记、滨江村村委主任宋桃英,土生土长的滨江人。今年,听说“三无”船只要被清理,曾经的渔民虽然都已上岸,但纷纷表示“舍不得”,就把船东躲西藏,藏到内河的桥洞里。“滨江人是有向往的,也是有情怀的。”深知滨江人的秉性,宋桃英从最有威望的渔民老宋下手。

“和长江有关的一切一说起来,大家就都有了共情。”“老宋”宋甫初正好也在江滩边散步,他又回想起当初捕鱼的光景,“那个年代买条船,就好比买套房,要把辛苦挣来的‘房子’拆了,心疼啊!总觉船放在那里,有个盼头。”但自小在江里打滚的他也能感受到,长江里的水产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捕两只虾,渔民只能把网撒到航道上,去和万吨轮“抢地盘”,“禁捕,不是说说的,是势在必行啊!”

在老宋的带头下,一艘艘小船被钓上了岸,有的被拆解,有的被涂上了防锈漆。“这些相对完好的船收集起来,在村里布置成街角小品,老宋,你看如何?”“行啊!宋书记,这可是属于咱们滨江村的记忆。”江水滔滔,宋甫初又想起了数十年前的那一晚,一亩地的草滩上,半个小时就网了100多条鲻鱼,一个夜里鱼跳的声音就没有停过,他憧憬着,“‘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场景会再现的。”

数亩滩涂,从“荒芜地”到“聚宝盆”

腾出来的滩涂,怎么修复?“浑身是宝”的芦苇是村民的首选。“别看这片芦苇10亩都不到,背后大家可使了不少劲。”一旁,村委负责江滩整治的黄建国忍不住插嘴。原来,给滩涂复绿,宋国良带着村里10多个60岁左右的村民大干了一场,整整10多天的时间,他们在附近的河边、路边四处寻找,再把分散在各处的芦苇苗一一连根挖出,“拖拉机装了整整15车!”

“种芦苇苗可比挖芦苇苗还要难。”放下一直举着不停拍照的手机,宋国良给记者点开了一张照片,画面上,一个村民手拿芦苇苗,但由于泥土潮湿,半个身子都陷入了滩涂里,“垫了钢板,把人挖出来,再继续种,种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全部种完。”从宋国良的话语中能明显感受到,这虽是没有酬劳的辛苦活儿,但村民都觉得非常值得。

蹲下身子,宋国良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碾碎,细细看了看,“明年还得再拿些熟土围一围。”他说,芦苇苗种下去之前,为了让土壤恢复肥力,他们找来挖机连翻了5天,还开出了一道道齐整的沟槽,现在来看这些“折腾”都没有白费,“绿油油一片真漂亮,不仅有利于长江生态,还能美化岸线。”

眼前的芦苇远没有村民记忆里的茂盛,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想想都兴奋,“小时候去挖芦根还记得嘛,有的芦根比扁担还长,太好吃了哇,不过现在没了。”“一涨潮,螃蜞怕水,就全爬到芦苇头上,爬到满。”“白水滩上都是蚬子,拿把韭菜一炒,滋味太美了。”“还有村民挖了芦根回家做药引,它能降火。”“以后每年都来割,这样长得才粗壮,再过两年,就能比人高了。”

“长江哨兵”,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涨潮了!长江哨兵要出动了!”村民们口中吆喝的“哨兵”正是宋华坤。清理港池漂浮垃圾,这份差事他义务干了5年,就连清理用的小铁船也是他自费做的。“三无”船只被清理后,小铁船被村委收编,成了村里唯一一艘还会“沾水”的船,村民们还给小铁船起了个名字叫“长江巡逻号”。

“长江巡逻号”下水了,和宋华坤一起的还有两位村民志愿者。“芦苇刚种下去,千万不能让垃圾压着了,一定要赶在退潮前清理完毕。”宋华坤对志愿者的叮嘱,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最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把垃圾打捞上岸后,再向村里求助,叫来拖拉机装满运走;之后,沿江各码头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置,江面变清爽了,他的打捞任务也减轻了;现在,为了悉心“呵护”芦苇成长,他又变得忙碌起来。

“生在长江边,看着江水被污染,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上岸后,宋华坤迅速把垃圾打包完毕,随即还给记者展示了一段不久前拍到的视频“证据”:江滩上,两个外来小伙子为了找螃蜞,完全不顾脚下被踩坏的芦苇。“被我教育了一番,把芦苇种回去了,才让他们离开。”责任感满满的宋华坤对着记者拍拍胸脯,“每天守在江边10多个小时,什么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村民加入‘巡江’后,咱们的‘哨兵’队伍又要扩容了!”回去的路上,宋桃英兴奋地说起了前段时间在这里进行的一场文明城市主题志愿者活动,她掰着手指数了数,“攻坚办、交通运输局、海事局……不到100米的长江岸线上聚集了上百名志愿者,明年这时候你再来,一定比今年还要漂亮。”坚定和自豪的话语中显现,小村庄的“大保护”实践正在影响着更多的人。(唐芸芸)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