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郑瑞强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
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这是郑瑞强在武汉的第84天。这天,已经“解封”一周的武汉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郑瑞强上班的路上堵车了,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回来了。而郑瑞强和“战友”也迎来了他们最后的“攻坚时刻”。
记者: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的一员,您留守武汉后的工作安排是什么?
郑瑞强:4月13日,我离开奋战了70多个日夜的武汉市肺科医院,按照国家卫健委工作安排,与继续坚守在武汉的20名专家分成四组,分别到集中收治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巡诊、查房、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记者:目前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病人?
郑瑞强:疫情以来,武汉市协和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约1700人,现在还有在院患者40多人。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核酸检测已经转为阴性,但这些危重病人大部分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且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有些患者自1月底入院后,由于并发症等较为严重,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决战”时刻,您和您的团队如何攻克难关?
郑瑞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们被分在武汉市协和医院的5位专家分成了两组。每天上午,我们两组专家都会和当地ICU专家一起查房。ICU里十几位患者,每一个人的病情我们每天都要“过”一遍,及时制定和调整相应治疗计划,一人一方案,对症治疗。紧密“作战”、适时调整、双线配合,“转战”后我仍旧马不停蹄。
记者:您是国家卫健委最早派往武汉支援当地医院的4名专家之一,已经在武汉奋战了80多个日夜。您是如何发挥您的优势的?
郑瑞强:大年二十九,我临时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驰援任务,只身前往武汉。疫情初期,除了要负责驻点医院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方案外,我还要不定期前往其他定点医院巡查,筛选危重症患者,提高救治精准和成功率。有时,还要带头做插管等高风险手术。
作为一个经历过“非典”的医疗“老兵”,我觉得有了2003年的经历,就不再会从内心恐惧这个高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信心,一定要有信心。我常常和病人说,“只要你们坚持下去,我们就有办法!”
记者:网上热传您所在的专家组成员为“重症八仙”,您如何看待这些称呼?
郑瑞强:我从不认为我们是英雄,我只是做了一个ICU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如同“战场”,你是“战士”,该你上“战场”时你就得上“战场”。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记者:在武汉,有没有让你感到幸福的一瞬间?
郑瑞强:前几日下班,我专程走到武汉长江大桥上。当看到灯光亮起来了时候,我满心感动,武汉“重生”了!最幸福的就是看到了武汉的“重生”,此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交汇点记者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