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智库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开花结果
2020-03-31 07: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艾晓晖 于伟  
1
听新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样本。

在首批样本建设中,镇江主动作为、系统发力,走出一条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实践之路。一是思想先行、强化政治意识,以超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二是顶层设计、完善实践网络,从中心到所到站到点,县市(区)、镇、村、自然村,各自担当、分工协作、上下联动。三是多管齐下、发挥融媒优势,不仅开通专门的电视频道、重建“农村大喇叭”,还创新搭建互联网平台,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公众号。四是形式多样、丰富实践内容,以“导师宣讲”“名嘴宣讲”“公益宣讲”“文艺宣讲”等多种方式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把教育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摆在田间地头,让“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和合共生。

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除了经验和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基层公共服务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农村志愿者数量不足和多头管理问题,志愿服务如何更好“接天线”与“接地气”等。只有直面这些问题,进一步整改完善,才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真正使得文明实践在基层开花结果。

注重资源整合,不断强化建设的实效性。提升线下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倍增效应”。盘活县、镇、村的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打破隶属门槛,统筹使用各类公共服务阵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发挥线上平台载体综合使用效率,形成“乘数效应”。消解部门壁垒,按照服务类别,对电视大屏、网站、报刊、两微一端等媒体资源和各公共服务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推动纵横融合,释放文明实践工作的“最大化效应”。纵向对人、财、物合理调配,实现中心、所、站的联动;横向对各公共服务部门、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进行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共建。

壮大志愿队伍,不断强化服务的多样性。壮大志愿者队伍。按照县、镇、村三级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和小队,充分挖掘社会各方资源,拓宽基层志愿者选用渠道,从基层干部中定、民间能人中选、返乡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中育、德高望重的乡贤中聘、基层退伍军人中引。激活农民志愿者的内生动力。贴近农村基层树立志愿典型,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将那些优秀志愿者、模范集体和个人推举出来,大力宣传,形成全社会尊重、热爱、崇尚志愿者的文化氛围。重视培训工作,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通过现有志愿者队伍师徒结对传帮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志愿者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发展。

加强内容建设,不断强化实践的针对性。坚持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培育基层群众坚定跟党走。理论宣传要针对基层群众的思想困惑,从实际出发,运用党的思想理论引导群众科学辩证地看问题,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真正做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加强政策法律教育,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全面及时地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向群众进行科普,完备大家的法律常识、提高大家的法治意识,能够有效地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注重文化传承,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努力营造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大力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涵育优秀家风,宣传优秀家规家训,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

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实践的规范性。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形成“需求征集—资源整合—志愿服务—评价反馈”完整链条。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对文明实践重点工作加强财力投入,保证文明实践中心的基础设施充足、宣传阵地充分、服务人才充沛。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的同时,还要拓宽财力支持路径,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间机构、企业及个人等积极参与捐赠,确保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建立关怀激励机制。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关怀礼遇志愿者,打造“保障+激励”型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一次免费体检,优秀志愿者还可享受就医优惠、子女上学优惠、信贷优惠等政策倾斜。开展志愿者论坛等活动,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热点、难点,及时把握各平台运行、各联盟活动的情况以及群众的反响。建立月报制度,系统掌握文明实践平台、项目、队伍、活动等实时情况。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实践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党校、镇江市社科联联合课题组)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