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全国铁路正式拉开了春运的大幕。南京南站候车大厅内到处欢歌笑语,大学生志愿服务春运宣誓、送万福进万家等多种活动让旅客们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记者 邵丹 摄
中国江苏网讯 一年一度的“春运”,承载着吉庆团圆、平安祥和的期盼。今年春节临近,在铁路南京站,火车开进开出,匆匆赶路回家的人们屡屡感受到温暖。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我们”
1月16日,记者在铁路南京站见到志愿者马腾时,他正推着轮椅,送一对老年夫妻进无障碍电梯。直到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安全上车,一旁的老伴神情才松弛下来:“一路上担心春运火车站人多,终于顺利上车了,谢谢你们!”
“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进站时,看到人多,往往比较紧张焦虑。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好情绪安抚。”马腾说。
13时30分,G7012次列车抵达南京站前,志愿者徐浩接到通知:“车上有老人需要护送,老人要求不坐轮椅。”
这位82岁的老人从上海回南京,因为身体原因,步履不稳。徐浩接老人出站,一手提着行李,另一只手打算搀扶,却被老人拒绝了,“行李很沉,你慢慢陪着我走就行了。”
K464列车长接过志愿者徐浩送来的盲人乘客。记者 朱璇 摄
从站台到出站口,走了约半小时。来到南京站南广场,徐浩把行李放上出租车,老人坚持问徐浩的名字和电话,“回去后,我要写信表扬你。”
“我们的桌子上,经常有人送来苹果、桔子,有时候是几块糖果、一瓶护手霜。”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值班员黄吉莉说,“有些特殊旅客已经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年又一年,黄吉莉的手机上陆续添加了多位盲人朋友的号码。春运来临,她的手机经常响个不停。“服务特殊重点旅客,被人家记住,我们也很感动——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我们。”黄吉莉说。
16时18分,K464次列车到站,一位盲人旅客由南京前往平顶山,马腾熟练地拉起对方的手臂搭在自己肩上,小声给他介绍电梯和路线情况,并不时提醒。临别时,还不忘说一句“新年好”!
“好多时候,我们会被其他人误以为是这些旅客的家属。”徐浩说,“有几次,我把旅客送上车,他们很小声地说,在服务站休息区的角落留了一袋小零食,叮嘱我一定要去拿,讲完后还笑着挥手。”
“包车回家过年,很暖心”
1月16日上午,200多名青海学生赶到南京站。“能以这样的方式回家过年,很暖心,一路上也不会觉得累了。”一位李同学畅想着,返乡之旅车厢里一定很热闹。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有一批来自青海的“内高班”学生。为了满足他们的过年回家需求,铁路南京站与学校联系后确定返程学生数量,并向上级提报运能,为200多名学生提供了“定制”的“包车”服务。南京站春运前就规划了路线,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专区候车、专人引导,全力保障这些学生顺利返程。
所有同学顺利上车后,中午12时47分,Z376次列车从南京站缓缓驶出,同学们对着窗外,与南京站几位工作人员互相挥手。
昨日中午,铁路苏州站南广场热闹非凡,取票点前人头攒动。苏州站工作人员为乘坐G9294次列车返乡的务工人员发放火车票、乘车人员牌和爱心大礼包,并由专人引导至南一楼候车专区。
“感谢苏州市总工会和铁路部门提供高铁团体包车服务送我们返乡,这解决了我们春运回家的难题,感到特别温暖。”苏州新黎明科技有限公司的任小静说。13时15分,G9294次列车开出,载着395名务工者回到淮南、阜阳和亳州等地和家人团聚。
为了让务工人员更加安心地过年,G9294次列车工作人员还主动了解节后长三角地区务工信息,方便务工人员与用工企业对接。“我们整理了沪苏锡等地节后务工信息,免费发放给列车上的务工人员,方便他们掌握企业用工情况,来年顺利工作。”列车长顾蓉说。
“只要有流动,我们就不停歇”
临近春节,南京站行包车间也迎来了“年货”运输高峰。工作人员刘凌告诉记者:“今年从南京发往外地的江苏特产非常多,比如洋河等几种酒,还有螃蟹、茶叶等。”
南京站行包车间迎来“年货”运输高峰。记者 梅剑飞 摄
“每年从春节前一个月开始,我们就越来越忙碌,平均每天1.5万件货,远超平时淡季的每天约9000件。”记者在南京站行包车间见到值班员董健时,他正在查询核对列车进站后装卸货的数量,“每天还要处理行包运输各种疑难杂症,帮助‘迷路’的行包‘找到回家的路’。”
“旅客回家过年,我们要让年货也能按时到家。”董健在铁路行包损失处理信息系统上为记者展现了一段查找流程:1月9日15点21分,南京站行包房给沈阳客运段乘务和统计科等部门发送“少件邮件”,详细描述了列车信息、少件数量、重量、包装等情况,请沈阳客运段人员核查是否有漏装或误卸;1月10日凌晨,少件货物已查到并成功运至南京站。
行包车间内,等待托运宠物的叫声此起彼伏。“近几年办理宠物托运的旅客越来越多,今年我们车间里小宠物的品种特别齐全!”南京站行包车间团支部书记钱玉说。
“过年期间,大多数快递公司放假,而铁路春运‘不打烊’,大年初一我们也在送货。”董健说,货物流动的另一头总有人在等待,这背后是人在流动,“只要有流动,我们就不能停歇。”
记者 朱璇 梅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