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新论|答好“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
2020-01-14 07: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永贵  
1
听新闻

  强化制度建设是巩固主题教育重大成果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大会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第71个年头,作为刚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却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历尽百年磨炼,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奇迹的中国共产党,发扬优良传统,固化管党治党经验尤为重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就是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最好成效”,并且长久见效。

  加强制度建设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奋力践行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使命形成于建党之始,坚守于党建始终。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秉持“为民”初心和使命,救民于水火之间,救国于旦夕之中,改变了国家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局面。在经过百年的艰苦历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带领饱受磨难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后,如何才能保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正是基于对这一课题的深邃思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协同共进,把制度治党作为管党强党、从严治党的奠基工程,保证主题教育善作善成、常做常新。

  强化制度意识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制度意识,是对制度认识、理解、看法和态度的总和。强化制度意识既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范畴,也是保障制度执行的前提。制度建设贵在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执行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一方面要建设“好制度”,制度建设要防止各种制度的机械叠加,做到新旧制度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要“宣传好”制度,加强制度意识宣传教育,营造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氛围。从制度制订的角度看,制度建设要简捷高效、便于执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顺应新时代要求,遵循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做到导向明确、务实管用、于法周延、于事易行。从制度执行者的角度看,要强化制度意识,尊重制度、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落地生根。

  完善制度监督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保障。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尊重制度、不遵守制度,建设再多的制度都形同虚设。践踏制度,有制度不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造成制度体系的崩塌。因此,要完善制度监督体系,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做到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让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成为“橡皮筋”。一方面,要加强党内监督,通过巡视、督察等方式,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做到“党内监督没有禁区”。另一方面,要强化党外监督,通过加强国家机关和社会监督,完善党外监督体系建设,形成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团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齐头并进的监督体系。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用人、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全方位监督,保障党的“初心”“使命”代代相传,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标签:制度;初心;主题教育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