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江渔业资源锐减,自2020年起,长江流域开启十年禁渔。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的长江渔船全部拆解,渔民上岸到沿江社区定居,曾经的捕鱼生活成为历史。为帮助上岸渔民更好的融入社区生活,辖区内定居渔民较多的通燧社区拓宽思路,以实际需求为指引,积极贴心地为上岸渔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提供创业增收平台,解决后顾之忧。社区梳理就业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社保补贴等政策,开展“帮渔民再就业”专项活动,摸清退捕渔民培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让退捕渔民能掌握一门就业技能。此外,社区针对上岸渔民的实际情况,找准发力点,联系合作单位提供加工业务和技术支持,精心打造的集教学、代加工、回收于一体的微创业项目“微孝乐福工坊”,用“微创业 小富民”让渔民提高收入创业致富。
打造文明展示平台,丰富精神生活。丰富上岸渔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将社区渔民文化可视化。社区挖掘相同趣缘的渔民组建“燧韵芬芳”文体队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来展示上岸渔民的风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组织志愿者为上岸渔民培训旗袍走秀,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举办了社区微孝枇杷节、金婚庆典、孝文化节等,展现社区居民、上岸渔民一家亲的和谐风采。此外,还设置了船文化体验点,上岸渔民手把手教授感兴趣的居民如何编织渔网。
搭建亲和环境平台,提升环保意识。从上岸渔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管理入手,充分发挥他们在维护社区环境整洁、入户宣传、协调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动员渔民与居民们共同参与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社区,普及垃圾分类、资源循坏利用等绿色环保理念,撬动大家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中。通过开展“我为路牙添新衣 我为小区增颜值”、“见‘圾’行事靠你我”、“自己的楼道自己美”等活动,建立起渔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精神联结,提升构建协商议事平台,共筑和谐家园。社区加强与上岸渔民的交流、沟通,以“和美通燧”为标准,与渔民共同打造共创共建共享的宜居小区,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通过探索“微议事”“家会客”等微自治形式,打造议事平台,引导渔民通过讨论会,建议、甄选、监督项目的实施等,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发挥网格治理优势,充分考虑地缘、血缘因素,抓好渔民在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建设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让他们对小区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