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鼠标滚轮观看
白暨豚.png
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与长江相通的洞庭湖、鄱阳湖中,长江出海口区也有分布,另外钱塘江等水域中也发现过它们的踪影,白暨豚通常成对或成群在一起,在春天交配季节,通常会十余头在一起活动。目前被评为极危物种,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白鱀豚已经灭绝。
长江鲟.png
又名达氏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曾经渔业中的经济型鱼类,最近20年产量大幅下降,目前已经濒危。
EBFFCA0472C2587EBD82119C6C147D78_750_750.png
长得像海豚的江豚,俗称“江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危物种。自20世纪8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18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干流约为445头,洞庭湖约为110头,鄱阳湖约为457头。
中华鲟.png
中华鲟,常见个体50-3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10-11月,它们到长江上游繁殖。随后,幼苗顺江而下,在大海中发育。性成熟后,游回长江,继续繁殖后代,往返路径长达5000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千里寻根”的习性,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B99BAD479CADE5E628B7EDA2084261F3_750_750.png
扬子鳄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全球最小鳄鱼,由于扬子鳄可找到恐龙类爬行动物的影子,所以被称为“活化石”,所以极具研究价值,目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濒危物种。
0E085A4A348B5F0A9E156657D252FBB1_750_750.png
长江鲥鱼作为长江三鲜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推崇。今天,鲥鱼俨然成为了一种传说,往日那种大规模地捕食鲥鱼,早已不见了踪迹,曾经嗜爱鲥鱼的江边百姓,已经面临了几十年见不到鲥鱼的尴尬局面。鲥鱼早在1988年就被列为了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而现在在野外已经功能性灭绝。
31F41EB278D40B5A1031C6948485C4D7_750_750.png
刀鲚被称为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的3000多吨到现在的50吨不到,一斤野生长江刀鱼居然突破了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