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张家港市农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带头人,他坚决冲在第一线,带领各方力量共同做实做细疫情防控,用“绣花功夫”织就一张百姓放心的“防疫网”。
3月7日一上午,匆匆赶到村里的老年过渡房集中居住点,与老人聊上几句,叮嘱他们注意身体;紧接着,又来到村里办白事的孝恩堂,检查消毒工作;到了晚上,又赶到五金机电广场,为执勤工作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肉包,详细询问商户复工情况……自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忙碌已经成为赵建军的日常。
农联村是张家港的经济强村,村内企业多,人员流动大,防控任务艰巨。针对这些特点,赵建军把全村划分为18个不同类型的管控点位,责任到人,全天候值守,确保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到“最后一米”。
“坐在办公室里,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容易出岔子。”疫情防控战斗打响后,赵建军坚持每天出门巡防三次,跑遍18个防控点,掌握一线信息,拿出针对性办法。
农联村老年过渡房集中居住着500多位老年人,赵建军安排工作人员为每位老人送来免费口罩,并现场示范正确佩戴方法。他还要求在集中居住点设立岗亭,并发起成立抗疫行动支部,由两名村干部和医务人员、保安组成服务队,24小时服务。
地处农联村的五金机电广场,有1200多家商户,是张家港规模最大的五金类商品交易场所。这几天,赵建军在巡防中了解到,随着商户陆续复工,广场唯一的入口总是排长队。赵建军研究决定加开一个入口,并增派10名工作人员。目前,已有1000多家商户恢复营业,很快将全部复工。
“农联村作为全国文明村,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贡献更大力量,拿出更大的担当。”赵建军说。在了解到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短缺的问题后,农联村立即通过有关渠道,采购价值120万元的1万人份检测试剂盒,捐赠给苏州市疾控中心,还通过张家港市援疆工作组向新疆地区捐赠了价值6万元的500人份检测试剂盒。 本报记者 李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