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战疫日记53丨我一个骨科大夫怎么就来了战疫前线呢
2020-02-19 13: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骏  
1
听新闻

2月19日

从沉睡中醒来已是凌晨5点,窗外依旧黑幕笼罩,睡了一觉头似乎也没那么痛了。想起昨晚抢救时惊魂一幕,仍心有余悸。不经意间一个人生哲学跳了出来:我是谁?我在哪?我又要到哪里去?对啊,我一个骨科大夫怎么就来了战疫前线呢?这个问题成功逗笑了我自己,思绪开启了月光宝盒,时间穿梭到七天前。

01深夜,急促的电话

2月12日晚11点半,一切像往常一样平淡无奇。完成杂志审稿和书稿撰写的我准备刷下手机看看武汉疫情怎样了。正看着,突然屏幕显示护士长来电。早有耳闻我们医院要派第三批队伍去支援武汉,作为老牌爱国群众的我自然也积极地报了名,但心里还是一个咯噔,莫非是我?忐忑接起电话,传来护士长急促的声音:“徐磊磊,你报名第一梯队,领导派你去前线支援。”大脑顿时空白了5秒。白天死党乔桑还问我,不会派你去前线吧。我回他,“怎么可能,派我去给不小心跌倒的病人复位吗”,没想到竟被这乌鸦嘴言中了。未曾开口,护士长已感受到了我的犹豫,鼓舞我道“不用担心,这次大骨科会派5个护士一起去,这批医院总共有160多人,我们会做好后方保障工作的,你放心!”是啊,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在,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想到08年汶川地震,鼓医胡歌(我科朱泽章教授)也是义无反顾地第一批进入了灾区,也许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会顺着前人的足迹成为一名骄傲的逆行者。放下心中包袱,我坚定地告诉护士长,“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此时此刻此景,我只想念首诗“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02物资准备,乱,而有序

电话放下后才是一切的开始。要带哪些东西?听说前方物资非常紧张,医护人员甚至连必要的防护都没有,很多都在战场裸奔上阵。看着省吃简用屯下的几个外科口罩,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彷徨间,手机再次亮起,原来是我的小伙伴们不知道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打探到我即将出发的消息。“我有一盒进口N95,你快来拿”放射科金桔博士的信息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一罩难求的特殊时期,整整一盒N95代表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而这个男人,一个有着稀疏胡渣但深夜也遮不住他萤火虫般闪耀的男人,为了我放弃了他自己。带着感恩和惭愧,我驱车取回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厚礼。

收拾了满满一箱行李,只睡了3个小时便匆匆起床,临行前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理发,注射胸腺肽,动员大会,病房交接,还有和研究生的一堆任务布置:这帮小兄弟不盯着怕是要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了。各种事揉在一起,手机信息响个没完,第一次感觉到时间滴滴答答过得太快,还未到战场已然像是激烈交火令人焦头烂额。

病房里,护士长一大早便已开始张罗,几乎把半个大润发搬来了科里,交班桌上玲琅满目的商品让我误以为来到了罗森。“这个是防止脸上压疮”“这个是用来涂手的”“这个是给你夜里填肚子的”。护士长一般一遍一遍地说给我听,平时听烦了她的唠叨,此刻却想多听会儿,离开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100天,谁知道呢。眼光扫过袋子,无意发现一个包装上带着小翅膀的东西。天哪,这是干嘛的,难道是为了防止口罩侧漏的嘛?护士长笑了笑,“这是给你带进治疗舱用的,到时候你就知道用处了”。

收拾完又是一个大箱子,沉甸甸的,里面装的是全科人的心意啊!

03武汉,我们来了

11点,医院动员大会开始。礼堂里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挤进了最后一排,否则只能在门外看直播了。书记和院长先后上台讲话,听完我更是心潮澎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作为鼓医骨科的一份子,能出征这场战役是我无上的荣耀。也许多年后回忆起,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应该就是现在了。而我,会把卓越、坚持、奉献的精神带到武汉,用必胜的信念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讲话完毕,大家拖着箱子一起来到马林广场合影。沙场秋点兵,北风吹,战鼓擂,彩旗交织气势震天!能在和平时期上战场报效祖国,人生当无憾。送别场面,有人哭着哭着笑了,有人笑着却哭了。手机响了,群里的小伙伴们在一一跟我道别。手机响了起来,打开一看是William师兄,他给我发来666的红包,祝我一路顺利。本来没哭,看到红包我却激动得哭了。知我者莫如师兄也,这么难过的时刻,也只有红包才能给我一丝慰藉。

大巴开动,在警车的引导下直接驶向机场。一路上都是交警同志在封锁着路口,每辆大巴经过都在向我们致敬,国宾级礼遇!已平复的心再次激荡起来。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无畏的一份子,都是在为了祖国负重前行。平素至禄口一个小时的车程,却只花了30分钟。

大家依次登机,机长的特别致辞再次让人泪崩。是啊,时代的一个灰,落在个人头上则是一座山。而我们医护人员,则是挡在这叹息之墙外的最后一道防线。看着机票,这是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维度的东西,正落在我的手上,MU800 南京-武汉。武汉,我们来了!

04 论搬运,我们是专业的

飞机平稳着陆天河机场。有了前两批的接待经验,我们人马顺利被引导至接驳站台。去往酒店途中车辆稀少,远处轮番滚动着“武汉加油”的巨型荧幕则提醒着我们已来到疫区,容不得半点疏忽。到了酒店放下手提行李稍作休整。是啊,所有人都是从前夜就接到命令一直在忙碌,终于得以喘息不再与时间奔跑。但好景不长,海量的物资正在运往酒店的路上,第一波行李即将抵达!

“嘟嘟嘟”数辆大型厢式货车被指挥着齐刷刷停在酒店门口。大家都感到一阵中枢性眩晕,这里可是有数百箱逾十吨的物资,囊括了队员的行李,医疗耗材和医疗设备。没有志愿者,我们只能靠自己了。这一刻,我茅塞顿开,由衷地佩服领导用兵如神:当初派我来一定是看中了我这副能推动100公斤身板。

使命所在招之必来。戴上专业劳保手套,所有人都加入了搬运大军。都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又有说鼓医都是女汉子,还真不假。很多瘦弱的女生,却能双手拖着箱子上楼,满满的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精神。而战胜病毒,不正是需要这副气吞山河的气概么。搬运,是一种磨难,但更是一种磨砺,让我们首次以一个集体配合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这儿,不分你我,只有大家。在这里,也不分职务和职称,人人都是勤劳的蚂蚁。

凌晨2点,终于搬完并清点完所有的物资,汗水夹杂着灰尘浸湿了大伙的口罩。虽辛苦,但有着一支如此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还会惧怕什么困难险阻呢。

05激动,终于进舱了

太阳公公失约了,抵达武汉翌日气温便骤降,武汉冰霜魔法攻击竟然比南京还要厉害,所有人都冻的瑟瑟发抖。第三天刮起大风,鼓楼运输队再次出门搬货,任由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夜晚,伴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雪。

风雪交加后的第一夜,我们终于得以上前线,由我和呼吸内科的砚喆兄弟组队。内外搭配,干活不累。来到隔离舱外,都是年轻的面孔在等待着进舱。是啊,95后都已经来拯救世界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第一次穿防护服,笨拙到爆。还好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非常有耐心,一遍遍帮我们检查直至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换完防护服进入空荡荡的楼道,气氛紧张而又诡异。到了病房,70张床位白天即已满员,不得不赞叹白班当班兄弟的高效和辛劳。还好,大部分都是轻症,可以在病房内自由活动。仅有少数重症患者需要特别照看。本想和病人唠唠嗑,无奈一圈看过去大家都睡得很安详,于是作罢。

长夜漫漫,我和搭档总计巡视病房20次,手消毒40次,隔着玻璃查看病人打呼100次,心里默念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06值班,惊魂一刻

穿戴4个小时防护服对体力消耗是极大的。不但要对抗病毒,还要对抗闷热和源源不断的雾气。大家通讯基本靠吼,走路基本靠摸。脱下防护服那一刻轻松无比,第一个夜班结束回到酒店已清晨7点。大伙儿赶紧吃了早饭回房间补觉。

中午醒来,群里又在呼唤大家,新来一批物资,需要男同志一起帮忙。戴上专业劳保手套,我再次化身为运输小哥。来到最近的一个顺丰点,成山的快递堆积着,3个小哥干了60个人的活,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休息了一天便开始了第二个班,这次进舱比第一次要顺利很多,很快便完成了交接班。晚班,患者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当班护士迅速汇报“患者病情危急,怎么办”!“立即准备吸痰处理”我和砚喆去床边评估完商量了果断下了决定,“年轻护士不要跟过来,避免污染,我们上”。戴好防护面罩,本来就充满了水气的世界变得更加模糊,只能依靠救治患者的强大信念进行着一步步操作。吸痰中患者忍不住阵阵呛咳,病毒也因此充斥着房间的每个角落。“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专家的警告瞬时在耳边响起,我们和护士不禁抬起头,六目相对。确认了彼此的眼神,默契地继续操作。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责任重于泰山!随着最后一口痰被吸出,患者呼吸明显轻松了很多,大家欣慰无比。虽然我们拯救不了世界,但至少我们可以拯救眼前的这个人,医者仁心!

脱下了防护面罩,感觉整个人都累趴了,汗水浸透了防护服内所有的衣服,脚底都是湿的,这时我才想起阿香护士长说的“等你进了舱就知道了”,回到酒店夜已深,由紧张引起的血管源性头痛还在持续,带着倦意我沉沉地睡去。明天,还有很多工作。

——连线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徐磊磊(记者 孙骏)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