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把“家”搬到医院里,他们为赢得“战疫”拼命坚守
2020-02-20 18: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在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应冷清的康复病房最近又火了起来,“你的搽脸油还有吗?”“这条裤子好像已经穿了好几天了,一边嫌弃一边还是默默穿上身”......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一群“逆行者”,他们虽没有出征湖北,却一直坚守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赢得这场“战疫”拼命坚守,为守护市民健康默默付出。

以医院为家,不分昼夜严阵以待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人年三十的团圆饭几乎没有吃上,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伟就是其中之一。“突然间就被无数的信息砸晕了,大年三十,家里连能下锅的菜都没有。”刘伟回忆说,年初一,以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顾寒寒为主的医院班子成员快速反应,碰头部署,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1月29日夜里凌晨两点,南京市首例家庭聚集性病例在中心辖区内出现。刘伟说,当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党员干部带头,都连夜赶到医院,根据联防联控指挥部要求连夜组建应急小组,对所在楼栋挨家挨户进行隔离随访、采样。“所有的信息都是手写,我们穿着防护服,楼上楼下,挨家挨户的跑,眼镜起雾看不清,字写的也是歪歪扭扭,脱下防护服大家看着自己写的字都笑了。”刘伟说,也就从那天开始,大家都自觉地把“家”临时安在了医院里。

从刚开始的几个人,渐渐地,住到医院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十几个医护人员吃住在医院,其中不少人已经十几天没有回过家了。

缺觉是常态,实在不行就“打个盹”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为了不打搅市民的正常生活,确诊患者的转运、隔离任务很多都是在夜里进行的,住到医院里,接收信息、安排工作都非常方便,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顾寒寒说,“电话多,缺觉”几乎是每一位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心里话。

“工作都是连轴转,从住到医院里,就从来没有休息日。”刘伟告诉记者,接到重点地区返宁人员筛查通知当天,为能让医护人员第二天顺利入户采样,她连夜处理信息,直到凌晨5点多才睡觉,7点不到就又起床接着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护理部副主任葛玲这几天带着3名护士,每天穿梭于十几个小区之间,专门负责采集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成为游走在病毒边缘的白衣天使,很多时候他们距离病毒只有几厘米。他们采集小组四个人,平均每天采集70个样本,相当于要和病毒进行70次的“亲密接触”。

路边换衣冻到打颤,一声“谢谢”暖到了心 

2月15日原本天高气爽的大晴天突然变了脸晚上竟下起了雪,本来就稍显冷请的街道一下子都像停止了。中心护士丁晨霞采集完最后一户,防护眼镜早已糊的看不清路,颤颤巍巍地好不容易下了楼,准备换衣服打道回府,但这又是雨又是雪,一下子让她犯了难。“就这么凑合着换吧!”丁晨霞站在路边,打开后车厢的门就开始换起了衣服,由于穿着防护服上下楼好几趟,内衣早已湿透,这边刚脱下防护服,立刻打起了寒颤。“蛮心疼的,真怕他们冻着,但是没有办法,也没的地方了。”葛玲无奈地说。

挨家挨户地入户采集咽拭子,被拒之门外是很平常的事情。葛玲告诉记者,咽拭子采集是按照三级防护的要求,医护人员需要一遍一遍地上下楼,消杀、然后在上楼再消杀....在闷热的防护服里,体能消耗非常大,有时候累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们经常会像病毒携带者一样被居民嫌弃,这时候还需要耐心地沟通和解释。”丁晨霞说,有时候忙活大半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好不容易爬到了6楼或7楼,都到门口了,面对让人不解的盘问,心里无数个不愿意。但当采集完,听到居民们对着他们说“辛苦了,谢谢”时,又满血复活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更要尽心尽力,为居民把病毒拒之门外。”顾寒寒说。

标签:医护人员;防护服;采集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