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管是在驰援湖北战疫的前线,还是在江苏的医院、社区、村庄、企业、交通卡口,处处活跃着青年的身影,展现出江苏共青团硬核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最近,青年讲师团“马不停蹄”走进全省所有县(市、区),面向不同领域、行业和年龄段的青年,宣讲“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目前,宣讲活动已举行700余场,各界青年受众达1106万人次。
“团组织改革的成效在这次疫情中得到充分检验。”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司勇说,近年来,江苏共青团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的目标,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改革全面覆盖,省市县三级改革统筹推进,青联学联少先队改革有序落实,“四梁八柱”的主体框架已经形成;改革凸显务实,一个个青少年服务项目陆续推出,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实实在在受益,对组织更加“有爱”“有感”;改革彰显活力,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支部,从机关企业团委到农村社区支部,各级团组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锐意进取、务实奋进,当好新时代改革的青春答卷人。
改出“青字号”品牌的引领力,
答好为党育人的答卷
3000锤敲出的“镰刀、锤子”墙面,200面小党旗下的不朽“政治生命”,15类精品微课……南京玄武区小红梅青年学习社,常态化迎来全省各地的团员青年在这里研学交流、思想碰撞。
目前,像这样的“青年学习社”江苏有4343家,已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5万余场,覆盖团员青年233万人,80条沉浸式学习社线路已是入队入团、成人礼、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选项,江苏成为全国第一家规模化建设青少年思想引领平台的省份。具有红色基因、青年标识、江苏特点的“青字号”思想品牌,以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多形式,走近越来越多的江苏青少年,让他们收获贯穿人生的心灵成长。
“青年大学习”成为全省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建成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学习体系,创新推出“学习十法”,每期参学人数超过270万,名列全国前茅,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开展“青年讲师团”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网络“五进”活动,实现省、市、县全覆盖,以现场宣讲、网络直播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抗疫生动故事,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的心田。
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先锋骨干计划”搭建立体式培养体系,把选拔培养与长期观察、使用相结合,全省高校每年培养人数不少于1万人,夯实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基础;“马克思主义青年说”走进青年聚集地,通过思辨会、情景剧、演说等形式,让“大道理”鲜活起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的品牌项目。
连续多年在全省海选“我们身边的好青年”,由身边人推身边人、让身边人评身边人、促身边人学身边人,万余名“草根青年”典型在基层示范践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改出充满“青春味”的组织力,
答好转型创新的答卷
“青年在哪里,组织就建到哪里”,群团改革以来,共青团主动适应青年特点,工作让青年参与、结果由青年评价,努力构建团青关系新格局,真正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夯实基层基础让组织“更接地气”。实施“磐石工程”,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农村等青年聚集地普遍建立团组织,其中“两新”组织领域新增1.63万家,包括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青年手艺人等新兴青年群体纷纷建立团组织。率先推出“团支部工作清单”,从“基础工作项、重点任务项、特色工作项”三个维度回答“团支部到底干什么、怎么干”。如今,全省初中学校100%实施积分入团,让团支部的新成员更具先进性、更有代表性。“专职+挂职+兼职”制度打破了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团干部的来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
直接联系制度让青年“有获得感”。常态开展“走支部连百心”活动,各级团干部直接联系、倾听回应团员青年、基层支部、青年社会组织的呼声。建立直接联系点机制,在县(市、区)、乡镇街道、非公企业等领域建立104个联系点,及时掌握基层一线青年情况。探索建立青年评议机制,组建“青年观察员”队伍,深入乡镇街道和团属阵地,全面了解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成效。建设1160个“青年之家”,为青年提供创业辅导、技能培训和困难帮助,让青年拥有“在身边的服务”,感受家门口贴心的温暖。
网上共青团让青年“触手可及”。全面构筑“共青团+互联网”模式,建立从微信、微博、抖音到手机客户端的新媒体矩阵,“江苏共青团”微博微信粉丝数超310万,在全省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开发“苏青U+”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200余万青年在线找活动、找组织、找服务,实现工作扁平化;“志愿者打卡器”APP服务全省89万名注册志愿者、3.8万个志愿者组织,“PU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服务430万大学生,形成网络服务矩阵,实现服务便捷化。
改出凝聚“青年心”的服务力,
答好建功立业的答卷
接到驰援武汉的消息后,苏州科技城医院护士长程静娟放弃了给两个女儿过生日的打算,主动报名奔赴武汉。她没想到,苏州高新区团委及时组织“青春联系人”对接,在她女儿生日当天带着蛋糕和礼物上门,让远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她隔着手机屏幕,为女儿们过了一次“云生日”。
让“最美逆行者”安心放心,是共青团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五心”服务举措。热心志愿者、暖心礼包、爱心保险、贴心老师和省心顺风车,温暖了全省每一户援鄂医务人员家庭。
群团改革以来,共青团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激发青年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有效引领、竭诚服务青年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进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奋战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各级团组织以青年突击队为先锋,扛起青春的责任和担当。“苏青益筹”网络平台上线,筹集款物超2000万元,第一时间发往湖北抗疫前线;3800余支青年突击队、近4万名团员青年投身医疗救助、生产建设、联防联控等重点领域,将团旗插在抗疫一线。
投身创新创业主战场。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青春的活力让江苏创新的动力更强。实施“苏青合伙人”计划,启蒙、实践、专业“三堂课”广泛覆盖,集青创赛、青创园、青创课、青创融、青创板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链全面形成,共青团成为创业青年“不占股份的合伙人”。实施“新动力”计划,有计划地培养领军型、新锐型新生代企业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施“匠人匠心”计划,培养“百千万”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活跃乡村振兴最前沿。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瞄准培养人,实施“新农菁英”计划,每年重点培育300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返乡创业青年,通过无抵押贷款、技能提升、电商助力等破解发展难题,努力让青年成长在农村、建功在农村,让“农村也年轻起来”。瞄准输送人,实施“苏北计划”,9865名志愿者奔赴苏北开展志愿服务,5000余人扎根苏北基层干事创业;3654名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开展志愿服务。瞄准帮助人,实施“童享阳光”计划,为5097名“事实孤儿”雪中送炭,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关爱送到他们身边。
去年6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我省历史上第一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出台,省市县三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聚焦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等10个重点领域,推出44条发展措施,实施12个重点实事项目,关爱青年的学业、就业、家业、事业,努力让青年关心的大事小事得到有效回应,将一揽子政策红利带到青年身边。
本报记者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