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特殊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换一个思路,“关口”变“风口”
2020-06-08 09: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受疫情影响,今年稳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全国两会传递明确信号: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今日起,本报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专栏,报道江苏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两会部署,用创新思路解决好就业问题。

这是一个特殊毕业季。许多毕业生度过一个超长版寒假,还没来得及与同窗告别,就要离校了;还没有机会感受一下人潮汹涌的校园招聘会,却要毕业了。

今年的就业严重受到疫情冲击,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记者采访企业招聘负责人、高校老师、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已经成功“上岸”的毕业生,深切感受到,无论是就业方还是用人方,思路决定出路,换一个眼光,换一种思路,最难毕业季同时也可能是人才风口期。

海投简历,

成功抓住唯一面试机会

受疫情影响,今年江苏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1-5月,江苏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发布招聘岗位需求数81.9万个,而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58.4万。也就是说,市场上并不是没有岗位,只是一些岗位招不到人,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岗位,岗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调查发现,计算机及软件设计、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市场营销等专业毕业生求职相对容易。受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延迟影响,一些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求职较为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机会。

6月5日上午,在雨润集团总部人力资源公司,校招实习生、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洪雪晴正在整理公司档案材料,遇到不懂的请教指导老师。这是她在网上投了30份简历后,获得的唯一一次面试机会。洪雪晴说,自己对目前的岗位很满意。

洪雪晴的研究方向是移民社会学,往年的学长学姐们很少为找工作发愁。去年秋天一直忙于论文和深造计划的洪雪晴,甚至没考虑找工作,没想到最后升学失败了。疫情发生后,往年的热门就业单位停止招聘计划,洪雪晴特别着急。“我想从事行政、人事管理方面的工作。”确定目标后,洪雪晴3月开始在网上海投简历,经过雨润公司三轮面试,最终获得网签。

洪雪晴的专业共有35名同学,目前还有十多人的工作没有定下来。“没有找到工作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一心想考公务员,有的一心想从事专业工作,但我觉得不管怎样还是得先就业。”洪雪晴说。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毕业生商钰运的求职经历与洪雪晴类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商钰运,网签了老家常州一家银行的营销岗位。“我的专业跟银行、营销等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不代表我不能干这份工作。”商钰运建议,平时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关键时刻勇于挑战、勇于尝试。“鼓足勇气跨出去,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

部分企业“扩招”,

抓住机会储备人才

疫情让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也让一些行业获得发展良机。一些企业抓住机会,将大学生就业难看成储备优秀人才的大好时机。

4月开始,雨润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祝珺每天因为面试都要忙到晚上12点。“我们公司的产业结构基本没受疫情影响,今年公司大幅扩招应届毕业生,为公司储备人才,也尽一点社会责任。”祝珺表示,除了信息化团队等专业部门,公司大部分岗位不设专业限制,更看中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做事态度以及职业兴趣。“比如营销部门并不是只招市场营销专业的,今年还招聘了航天工程和水利专业毕业生。”集团还将去年的毕业生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

截至5月底,雨润集团新聘员工7800多人,其中签订三方协议的应届毕业生1533人。“今年集团计划招聘1.5万人,其中四成是大学生。”祝珺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面试效率明显高于往年,往年一个岗位平均需要面试5人,今年平均3人左右。

南瑞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马晶也表示,今年南瑞集团已招聘500名大学生,而去年同期只有400人。“作为国企,扩大招聘人数是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为公司储备优秀人才。”马晶认为,网络招聘、线上面试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以前校招需要全国各地出差,一所一所高校跑,重复做各种宣讲准备,一天跑三所高校,忙得团团转。今年春季招聘,我们在办公室同时对全国45所高校宣讲,在线回答问题,很方便。”南瑞集团今年还网签了29名贫困毕业生。

为缓解就业压力,中央到地方今年出台多项政策,包括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健全大学生参军入伍激励政策,给招用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发就业补贴,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大学生招聘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扩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招聘规模等。这也意味着,今年的毕业生将有更多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亟盼更多线下招聘

大集团、大企业充分感受到线上招聘的便利,但对于一些知名度不高、网络招聘渠道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线上招聘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小企业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南京赛格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聘电子信息、微电子工程、通信等专业毕业生20人。通过91JOB、智联招聘、高校校园招聘网、前程无忧等网络招聘渠道收到简历300份,公司发出面试邀约后,60人参加面试,但目前只有6人签约。“受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中断了实习,没法提供可以显示其工作能力的实习作品。毕业生也普遍表示不了解企业,不敢贸然签约,导致签约率很低。”公司人事主管姚文娟表示,虽然公司待遇不错,也是南京高科技企业,但很多毕业生网上求职还是看名气。

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陈佳也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招聘20人,网上收到50份简历,目前只有7人签约。“往年我们到学校招聘,跟有意向学生面对面交流,然后邀请他们参观企业,一般4月之前就能完成招聘计划,转移到网上后,很多外地学生不太了解企业,普遍持观望心态。”

目前,一些高校为便于管理,要求毕业生进校后不能随意离开校园,这也给毕业生外出求职带来了不便。姚文娟和陈佳呼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开线下招聘。

5月30日,南京工业大学在省内率先启动线下招聘会,吸引中建科工、江苏鼎泰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2000多个招聘岗位。“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好机会、好岗位。”南京工业大学就业办主任张涛介绍,为了让招聘岗位与毕业生更加匹配,学校向南京、苏州、无锡等8个城市发出100个参会名额,并提前发放毕业生生源简表。很多地方都反映参会名额供不应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线下招聘都很迫切。

南京工程学院6月3日起也启动线下招聘,将一直持续到6月20日毕业生离校。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于跃进表示,为确保安全,学校对招聘规模进行限制,比如每场用人单位控制在20家以内。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工程学院落实岗位的毕业生超七成,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报记者 黄红芳

本报实习生 金亦炜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