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决战武汉!主战场上铸就钢铁长城
2020-03-12 16: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决战武汉!主战场上铸就钢铁长城

江苏省人医援武汉医疗队:敢啃“硬骨头”的实力底气

ECMO救治现场(环球时报记者 崔萌摄)

病房内的康复操(宋瑾供图)

第二次ECMO手术场景(侯小锋摄)

胡德亮医生正在操作操作中(侯小锋摄)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员在方舱工作中

为重症患者开展早期康复(宋瑾供图)

中国江苏网讯 武汉三月春暖,樱花如约绽放。

截止3月6日,江苏省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4442人,治愈出院1866人,其中重症患者1125人,治愈或转轻768例。与此同时,武汉地区重症治愈率从最初的14%提高到64%;3月10日,武汉16个方舱医院全部休舱、13467张病床全部空床……一连串的数据表明,这场旷日持久的“武汉保卫战”的决战决胜时刻即将到来。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当天下午同步参加视频会议的江苏省第七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教授会后表示,听了总书记讲话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接管危重症患者的一支医疗队,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啃重症患者救治的这块‘硬骨头’,始终坚定必胜信念,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力在武汉战场上打赢胜仗。”

与死神“掰手腕”:硬核团队“火力全开”

全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武汉看重症病房。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内,没有日夜,只有与生命赛跑的分和秒;没有喘息,只有密切监护病人生命的脚步与目光。

3月3日晚8点30分,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房内,一场生命保卫战正在一墙之隔的两个病房内同步打响。一个是70岁的老年男性新冠肺炎患者,两肺弥漫性病变,生命告急;一个是71女的老年女性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尿量明显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

在不远处的远程会诊室里的大屏幕前,江苏省援武汉医疗卫生队副队长顾寿永和江苏省第七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刘云目不转睛,一边下达医疗指令,一边给队员们加油打气。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陈旭锋的带领“ECMO尖兵组”集体“攻坚”,克服重重困难,历时38分钟为7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成功穿刺,打通“生命通道”;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病床边,医疗队队员许雪强带领两名护理骨干20分钟即为患者建立起血液净化用临时血管通路,紧急为患者开展血液透析。而以上仅是救治的第一步,面对这样的危重患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每个班派上了作风强硬的“加强班”,每班六小时,全天不休,一刻不停地监测病人的体征,与死神掰手腕、与生命争速度。

重症救治容不得喘息与放松。就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的“铿锵玫瑰”毅然披上“战袍”,和男队员一起战斗。

“这次过节永生难忘”,对于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乔莉主任医师来说,这样“与生命比速度”的高难度救治早已经是工作常态。

被同事们亲切称为“急诊女超人”的乔莉刚来武汉的第6天,在没有超声的引导下,仅耗时1分钟,就紧急为一名重症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及时打开了“生命通道”,这也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完成首例无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置管;3月6日,她又和团队成员共同为一名83岁的高龄患者成功完成了气管切开。在武汉重症患者救治的火线上,她早已做好了随时进入隔离病区战斗的准备。在3月8日这个属于广大女同胞的节日里,她正严密地盯着会诊室的电视屏幕,为第二位即将开展ECMO治疗的患者进行会诊。

这是一位70岁的新冠肺炎老年男性患者、氧合指数最低时不足100(一般情况下300到500是正常)……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刘云教授带领齐栩、乔莉紧张会诊,视频另一头,陈旭锋、胡德亮和张刚医生再次带领护理骨干黄夕华、张慧、万金甫“披挂上阵”。穿刺、扩皮、迅速建立体外循环……20分钟后,ECMO顺利运行,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指数稳步上升。

20多天来,这支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开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2人、气管切开4人、气管镜检查1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12人、无创通气6人、高流量25人、俯卧位正压通气8人、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2人……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艰苦卓绝的一场场“硬仗”,关口前移、部署得力、配合密切、基本功过硬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屡立战功”的法宝。

“我们把家里最精锐的部队、最有战斗力的团队、最好的设备都带到战场,就是抱定打胜仗的决心”,谈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刘云感慨万千。“我们随时在全力救治患者患者,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积极主动开展有创的、风险高的,但对病人有益的操作”。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也是率先在武汉全面开展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动脉留置监测、气管镜检查冲洗等的“硬核团队”,医疗队在积极救治患者同时也带动了武汉医院技术的提升,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贡献“江苏方案”:心血浇灌“生命之舱”

3月8日,对于已在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奋战三周多的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来说,却有一阵复杂的离愁忧涌上心头。

从开舱到休舱,从建设到运行,江苏援武汉医疗队坚守所在的方舱阵地,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患者们一起并肩战疫。每一个日日夜夜,用医者心血浇灌这一座座“生命之舱”。

从一无所有到570名患者“满员”收治、再到治愈患者436人……江苏医疗队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二舱打出了“过硬战果”,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

“武体方舱第一批出院了8位患者,今天最后一班岗送走的也是8位,我感觉仿佛经历了一场短暂轮回”,回顾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战斗过的岁月,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陈旭锋主任医师颇有感触。从最初“建舱”的疲惫、到第一批患者出院的狂喜、再到半数患者康复的自豪,现在到“休舱”时的淡淡离愁,五味杂陈的心情背后是欣慰与平静。

这份欣慰来自于快速建舱的“江苏速度”:2月13日,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组建的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新“作战命令”——转至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与抵达武汉的第五批江苏省援湖北医疗队省队的300位医护人员“会师”,共同建设运行二号舱。凭借之前的经验,“江苏队”立即推进架构建设、物资梳理、功能运作等建舱流程,迅速将武汉体育中心“改建”成符合国家收治标准的方舱医院,当晚就顺利收治患者,全过程不到24小时。

这份欣慰来自于专业救治的“江苏力度”: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省队300名医护人员来自于省内10个设区市的85家医院,为了更好收治病人,这支规模庞大的“联合军团”迅速建立起行政、专业和党组织架构。为了加快患者出院速率,“江苏队”的方舱医院内还优化了出院患者筛查标准、制定了完整的出院患者复查核酸、胸部CT流程制度,再加上移动CT组装后放射科队员加班加点三天做完所有患者CT检查,临床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检测结果拟定出院患者名单,护理组成员加强患者出院宣教等,整个团队高效、有序地推进了患者出院整体工作。

这份欣慰来自于暖心周到的“江苏温度”:电热毯、棉被、棉衣……在公共区域内还有消毒机,全场覆盖有WiFi信号、24小时提供热水、设有移动卫生间等,方舱更像是一个热闹的“社区”。根据患者的需要,医疗队员设立不同的功能区域,供患者聊天、下棋、看书、读报、看电视等,还有一块空场,供患者做操活动。此外,对于情绪焦虑、烦躁的患者,医疗队员还及时关注并开展心理疏导,给患者带来暖心的“心理慰藉”。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号舱运行一个月以来,开创了分区化、网络化、社区化的“三化”管理架构和“每天组织一次有氧运动,隔天一次健康宣教、推荐一本好书、每天一小时观影以及康复出院时一次温馨送别”的“五个一”辅助治疗方案,这个被称作“江苏方案”的管理经验也得到了患者的大力点赞和上级部门的认可。

发挥“王牌学科”优势:把康复带回家

“习总书记强调了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做好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刘云表示,从抵达武汉开始,医疗队高度重视患者的康复工作,“我们在接管重症病区之处就提出了‘让患者把康复带回家’这一目标”。

“把康复带回家”绝不是一句口号。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教授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经走出医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就以“出院”为终点。“医学体系中,预防、治疗、康复三大板块缺一不可。而在康复医学中,康复的内涵,是改善和提高功能,并不等于‘治愈’”,励建安表示,“早期康复、全程康复、专业康复”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作为连续6年上榜复旦专科首位的康复医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有着一支以励建安院士为首的强大的康复力量。在组派医疗队之初,医院便提早布局兵力,并提出要将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理纳入救治体系的思想。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更是多次在与前方的视频联线会诊中强调,一定要发挥康复医学的学科优势,创新性地融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中。

“2月13日接管病区后,我们就着手严格评估患者的个体状态,制定科学、合理且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医疗队总护士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宋瑾主任护师告诉记者,“我们团队除了呼吸、重症、感染等专科医护人员外,也配备了一支由康复专科护士及其他相关学科组成的康复团队,不仅实施康复训练,还充分循证康复方法,观察康复治疗与效果”。

新冠肺炎主要累及的是患者肺部功能,包括呼吸功能、排痰功能等方面的障碍,患者常因呼吸困难而至活动量骤减,造成肌力不足,摄氧能力下降,限制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出院后,可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体能降低、易疲劳等临床症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的通知》,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多次通过视频及电话连线等方式与励建安院士,重症康复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陆晓及呼吸康复治疗师做远程康复指导。

为了对治愈康复以及重症在床的患者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康复训练,宋瑾与本次一起出征的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纪婕护士长迅速成立由7名护士长参与的专职康复护理小组,确保每日上下午均有专职人员针对病人开展康复干预,康复训练前对患者开展专业的、全面、缜密的评估,在对患者肺功能、肌力和一般临床状况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别设计出一套适合轻症、重症新冠肺炎康复指导流程,护理团队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呼吸康复指导手册让患者带回家。

积极康复的效果是显著的。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管的重症监护病区,一名78岁胰腺癌7年伴发新冠肺炎的女性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顺利出院;出院患者均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各项指标均较入院前有了明显提升。“针对重症患者及卧床病人的康复训练中,我们开展了实施被动分类康复,如心肺训练、有氧功能训练、力量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体能训练等,让患者在疾病痊愈的同时,

在身心功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到全面恢复”,纪婕护士长表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派出七批共计270名医护人员援湖北武汉、黄石,这其中有252名医护人员日夜战斗在武汉主战场上,分别战斗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汉口医院以及刚刚休舱的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见不到面,心在一起,坚守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尽管他们有着“硬核天团”“王炸战队”“急诊超人”等诸多名号,但他们最爱的称呼还是“江苏医生”。他们正与同在武汉“战场”广大江苏儿女一起,日夜奋战,热血冲锋,坚定地同湖北人民站在一起,生死相依,朝着“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在看不见硝烟的武汉主战场,用医术仁心写下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

(周宁人)

标签:武汉;主战场;医疗队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