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3日讯 今天(3月3日),《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举措》正式发布,主要涵盖财政、土地、环保等关键领域的支持政策,强化责任落实、督查推动的行政措施,共计九条。
此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并公布《江苏省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政策举措》,明确下达苏州市恢复生猪生产2020年度目标任务为生猪出栏96万头、存栏56万头。针对苏州实际情况,苏州市级新政策在省政府政策举措上进一步细化和加码。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政府责任,新政策提出,按照地产生猪出栏量不少于生猪出栏目标量三分之一的要求,将2020年苏州市恢复生猪生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10个市(区),列入2020年高质量发展考核。对完成地产生猪建设目标任务的市(区),给予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
在财政支持方面,明确增加苏州市级财政新增出栏5000头以上、1万头以下商品肥猪(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规模猪场给予50万元的奖励。5000头以下猪场由各市(区)结合实际,自行制定奖励政策。对年出栏500头以上、5000头以下的规模猪场,获得省财政2%贴息贷款的,再给予1%的贴息。对新增符合条件的种猪,市级补贴和县级补贴分别增至300元,每头种猪奖补总计1000元。
为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新政策规定对2020年每个新建万头规模猪场,在乡村振兴政策用地计划中调拨落实1~2亩建设用地计划,建设用地用途指定生猪养殖辅助用房,涉及市辖区的用地计划由苏州市级统筹解决。各市遵照执行,各自负责落实。同时明确将规模猪场配套建设纳入苏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新政策还要求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政策措施,大力推行地方财政补贴型非洲猪瘟疫病强制扑杀补偿保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落实“惠农”十条配套政策,免除规模猪场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险保费。
“这是苏州历年来力度最大的生猪养殖扶持政策。这次的新冠肺炎给了我们敲了一记警钟!我们的地产猪自给率只有4%,省外的猪调不进来,苏州百姓就没有猪肉吃。我们这两年必须要把地产生猪规模养殖扩大到40万以上,这样万一有疫病或者天气原因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等情况发生,本地猪能及时补上去。“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副处长朱凌云告诉记者,已经通过财政部门申请了七千万以上的奖补资金,同时对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相关工作将实行月度督查,确保各地工作有序推进,年底完成目标任务。
江苏枫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坐拥苏州市最大规模猪场,年均出栏达到两万头。今天上午,看到苏州市政府刚刚发布的新政策后,总经理沈云祥眼前一亮:“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种猪价格已经从1500元上涨到近5000元,大大提高生猪养殖成本,有了这个种猪引入补贴政策,成本一下子降低1000元。还有这个保险政策,对易受疫情疾病影响的养猪业来说,把减少养殖灾害损失落到了实处。”
目前,苏州市猪肉消费量超过500万头,60%市场猪肉供应依靠屠宰环节,活猪调运难度持续加大,同时地产生猪存栏严重偏低。据统计,苏州全市现存的27家生猪养殖基地中正常经营的为18家,规模猪场存栏3.2万头,生猪存栏量也仅占总产能的50%。接下来,苏州市政府将对停产规模猪场要支持标准化改造升级,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对产能不足的规模猪场,进行补栏增养,对有能力进行扩建的规模猪场,支持扩建,增加产能,力争到6月底要恢复80%的存量产能。同时,正在积极扩大新增养殖空间。从苏州市现有情况看,张家港、常熟、昆山市和吴江、吴中区已落实9个现代化万头规模猪建设项目,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2.38万头。接下来,对未确定新建万头规模猪场土地的项目要尽快落实选址,对已经明确场址的要尽快遴选养殖主体,对已经确定主体的要压缩行政审批、公开招标等环节时间,加快开工建设,力争到6月底,50%的新建项目要动工建设。
此外,苏州市猪肉保供三分之二需要依靠通过域外基地实现,苏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正在加紧争取与宿迁、安徽,贵州铜仁等地签保供协议,明确生猪出栏指标归入调入地。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仲勋 陆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