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目镜后我看不清你的眼,防护服下我辨不出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驰援黄石的“逆行天团”。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310名医护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战斗一线,一个背影都亲切,只言片语亦动听,他们时时刻刻牵动着全省8000万人民的心。新华日报和交汇点客户端《黄石第N天》纪实栏目同步上线,将全程跟踪记录这些可敬可爱的“江苏身影”,分享“战报”、分担焦虑,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记录人:牛常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黄石中医院重症病区业务主任
3月26日,星期四,中雨
今天是来到黄石的第44天,黄石疫情整体已得到充分控制,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康复出院,危重症病人越来越少。目前,我的病区里,除了两三个在治病人,还包括了复阳病人、康复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加起来总共十几人,压力还是有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奋战,虽然体重瘦了七八斤,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原先,我在南医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工作,在那里,病人治疗得好转一些,就会被转出去。但这次到黄石,我被任命为当地中医院重症病区业务主任,首次全流程、全方位地参与病人的救治,从病人情况危重到完全康复,再到送他出院。这次参与极端环境下的医疗行为,对我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锻炼,我必须时时“盯”着我的每一个病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既统筹考虑整个病区的情况,也要想到日常治疗的细节方面。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要做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所有事都持消极态度,而是说,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把最坏的情况考虑到,比如停氧、停电等等极端情况,一丝一毫不能大意。疫情来得突然,供氧需求迅速增大,氧气压力不足在此次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黄石、武汉,甚至整个湖北,都出现这种情况。每天氧气压力不停往下掉,所以我们必须做更全面的准备。有多少个病人,我们就在病区走廊里备多少个氧气罐,全部堆在旁边接好。这样,任何时候停氧,我们都能随手推过来用。消杀的时候,消毒液有时会溅到电源中导致短路,这可能造成很多医疗仪器的短暂停摆,危害甚大。因此,我们在不影响消杀效果的前提下,对消杀方案进行了调整,对易受影响的电源进行了改造,同时也准备了备用电源。
第二个感受,“要把每件事的流程标准化。”比如病人的管理,刚进病区的时候,病区里有24个病人,检查项目较多,医护人员每天疲于送病人检查,中间也出现过个别病人漏查的情况。我们随即商讨改进方案,决定对严重的病人随时检查,情况不严重的隔一天或两天做一次检查,减少错误。标准化,带来的是我们对病人最新情况的准确把握,进而带来了病人的安全。又如核酸检测,为了避免差错,我们会组织三个人一起采,一个医生专门打开贴条码,另一个医生核对,还有一位女医生专门负责女性病人的采集。这样,我们便能确保核酸检测的精准度。再者如84消毒液的配比。稀释一个液体看似简单,但须知本周和上周的原液浓度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会要求专门人员先对浓度进行测量,再依据具体浓度重新配比,充分保证消毒的成效。“天下难事,必作于细”,我相信,精细化、标准化的医疗手段,将会推动疫情的最终解决。
第三个感受是“以人为本的救治”。医学界有这样一句话,“好医生是治疗疾病,伟大的医生是治疗得病的人。”医学的终极目的始终是人,用各种手段支持人活着,进而帮助人找回尊严。如果站在“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个患者,不仅仅是他的身体,他的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些患者刚刚摘掉呼吸机的时候,站都站不起来,一走路就呼吸困难,对呼吸机和药物产生依赖。我们开导他,要尽量恢复成一个能重返社会的正常人。于是,我们每天花时间陪着他在病房里走,从一开始戴着氧气走,到不戴氧气走,到最后健健康康地出院。又如,我的病房里有两个小女孩,一个10岁,一个14岁,都属于无症状感染者。这些天,我询问她们每天都干什么,是否学习,他们的回答都是“不”,只是每天拿着爸爸妈妈的手机玩。我进一步询问,才得知她们家境并不宽裕,也没有电脑和平板。我看在眼里,心里却替他们着急,这么长时间不上网课,即便出院又有一段时间隔离,返校之时如何跟得上?于是,上次领导来查房时,我主动替她们申请购置两台平板。现在,每次进病房,两个小女孩都在拿着平板一丝不苟地听课学习,她们的父母也特别感谢我们的关心。
在黄石的日子,辛苦却充实。每天除了临床治疗和实践,晚上十点多回到驻地还要看一些文献,总结治疗的路径和经验,临床、科研一边都不能落下。记得上次冯旰珠主任也对我们提过要求,“不仅要做好医生,更要做好医学科学家。”当然,我能够在这里一心一意地战斗,还要感谢后方的有力支持。由于我爱人也在医院工作,我又在前线,大女儿的班主任老师便主动提出帮我们照看孩子;还有来自淮安的一位志愿者老师,每天在线上帮女儿辅导功课......提及这些,心中满是感动。
实习生 金亦炜
栏目执行唐悦
策划统筹王晓映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