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连线湖北|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他们不胜不归
2020-03-11 16: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叶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11日讯 随着3月10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的队员们暂时整队休整。这支75人的中医队伍来自不同的专业,无论在哪一个“战场”,他们总能迅速适应,为的是打胜仗,不胜不归。来看看他们的自述吧。

从发热门诊到方舱医院

我是周玉,来自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2020年1月20日晚,我所在的科室接到紧急通知,感染科承担医院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工作,感染科即刻改造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全科46位医护同仁放弃休息,大部分人直接住在医院,24小时值守。1个月后的2月21日,我随着医院的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转战新的抗疫战场。

今天,是我在武汉的第16天,经历了第一天舱内口罩移位的担忧、适应了防护服之下的憋闷、扛过了手部湿疹和头面部压疮,我仍然为出发前的想法而骄傲。来武汉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虽然现在做了护士,也算是实现了理想的一半,毕竟都是医务工作者,可以帮助身有疾患的人。当得知即将奔赴武汉,我的内心是自豪的,人生总归要做一次有意义的事情,老来回忆也不枉此生。

在江苏发热门诊

在武汉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除了一般的护理工作,我充分发挥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优势解决舱内患者的心理问题,作为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我耐心倾听后与患者深度交流,运用认知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等方法,较好地缓解了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障了患者身心同步康复。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从来没有经受过什么灾难,这次的疫情真得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中华儿女的团结一心。感谢祖国妈妈,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从汶川到武汉

我是宋兵战,主管护师,来自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导管室。我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对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应急和救治能力。此次疫情一开始,我就开始准备,随时开赴武汉参加战斗。

作为一名男护士,同时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为丰富的应急经验,我被安排第一批进舱。在张园园护士长和王醒主任的指导监督下,包裹得非常严实的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工作(穿完防护服进舱后就感觉头上戴了紧箍咒),很快我掌握舱内的工作流程,虽然一些基础护理难度不大,但是每一项任务下来都是满身冒汗、常感胸闷。

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告诉我,方舱医院的工作绝对不易,面对全新的疾病,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不断探索,但每一步都会面对新的未知。作为患者,更易产生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尤其我们病区收治了140余位患者,任何不良因素都会被放大,影响病区的稳定。因此,在平常工作中,一方面,我们通过积极的医护救治,让患者感受到疗效,增强信心;另一方面,我始终坚持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影响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正能量。看见患者满意的笑容,对我们竖起大拇指,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看见他们微笑着出舱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

从手术室到病房

侯杰来自于江苏省中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是一名中共党员。年前疫情暴发时,他已暗下决心报名上前线。作为手术室护士,他心思敏捷、眼疾手快,因为手术室专业性强的“缺陷”,为了更好地为上前线战“疫”做准备,他先是放弃休假,到重症监护室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到病房学习了一周,掌握了病房护理的一般规律。

进入方舱医院,和患者相处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患者需要最多的还是关怀和生活指导。于是,他针对患者肺部病变以外的不适进行了干预。作为手术室护士,解剖定位是他的强项,他总能非常准确地帮患者找到相应穴位进行治疗:他指导失眠患者进行足底按摩,指导打嗝患者进行穴位按压,指导腹胀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等。下午的时候,他传授患者中医功法,穿着笨厚的防护服,他每次带患者做完一套功法,汗都是顺着腿流进胶鞋里。但是,看着患者认真练功、全身心投入的样子,他觉得很值得,因为这些功法可以帮助患者强身健体,达到“正气存,邪不可干”的效果。作为90后,他觉得,他的努力,只要对患者有益,就值得。医护人员的陪伴,是患者最大的幸福。他的陪伴,让患者看到希望,看到曙光。

通讯员 万凌峰

记者 叶真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