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指示的高度凝练,也是生活在长江两岸百姓共同的希望和期盼。如今,在江苏,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守护“母亲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他们守护绿色江滩、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践行禁渔、记录“长江的微笑”,他们说,保护长江,人人有责,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美丽的长江。
武家敏:用镜头记录“长江的微笑”
冬日的早晨,60岁的武家敏像往常一样,来到南京中山码头的长江滨江风光带,架好相机,调整好角度,开始了守候。
“快看,那儿有一只!”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一道黑色的影子在江面上闪过,武家敏迅速按下快门。“又拍到了一头江豚!”他开心地说。
武家敏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看到江豚了。从2007年开始,这个普通的南京市民奔走在长江岸边,寻找、观测、拍摄江豚,迄今已累计拍摄了数万张江豚观测照片和数百段江豚目击视频。他用镜头,见证了长江生态的改善和江豚种群的扩大。
江豚是目前在长江中栖息的唯一鲸类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武家敏对江豚不算陌生,“小时候在江边玩,常能看到江豚,但那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还以为是传说中可怕的‘水猴子’。”2007年秋天,武家敏在工作单位的阳台上再次看到久违的江豚,浪花间,几个黑黑的身影唤起了他童年的记忆。这几条“大鱼”究竟是什么动物,武家敏这次想弄个清楚。
长江边的渔民告诉他,这是“江猪”,学名是“江豚”,以前在江面上常有出没,它们三五成群,在水中翻滚嬉戏,但现在已很难见到。武家敏萌发了对这种神奇动物的兴趣。他走访渔民,查阅新闻报道后发现,由于长江的密集航运、过度采砂、非法捕捞、鱼类资源减少等多种因素,那几年江豚的数量急剧减少,面临着灭绝危机。“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用相机记录长江江豚,定格它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照片越拍越多,武家敏捕捉到很多江豚可爱的瞬间:它们成群结队追逐而行,露出水面点头喷水,掠过水面抢食小鱼……南京长江段江豚活动的规律他也了然于胸:“从南京长江大桥到大胜关,南京段长江水域大概有五六十头江豚栖息活动,家域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南京长江大桥下、潜洲、四号码头、五马渡、大胜关公路桥,这些都是江豚常常出没的地点。”
共守生命长江,善待长江江豚,在保护江豚方面,江苏一直走在最前列,先后设立了镇江豚类、南京江豚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南京是整个长江流域唯一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在南京的长江岸边,6个人工岸线固定监测点先后设立,“转产上岸”的渔民和志愿者担任监测人员,常年监测江豚群体动态。
2011年,一张“江豚流泪”的照片曾震撼了很多人的心灵。如今,出现在武家敏镜头中的江豚,呈现的则是温暖的笑靥。“生态好,江豚笑,相信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江豚出现在这片江面上!”武家敏说。 记者 于 锋
贾一凡:“净塑跑”守护绿色江滩
清晨6点整,90后青年贾一凡麻利地穿戴好运动衣和跑鞋准备出门。
从起床到江边,驾车仅需十分钟。他开玩笑道,扬州仪征扬子江公园就像是他晨跑专用的后花园。
既然是自家后花园,脏了怎么可以忍受呢?
于是每天早上在江边晨练的居民,常常看到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腰上系着一个塑料袋晨跑,一边跑一边把路边的垃圾装进袋子里。
两年前贾一凡进入仪征某事业单位工作,住宿的地方离江边不远。想着自己要久居长江边,他开始了系着袋子在江边晨跑的习惯。贾一凡坦承自己是有轻微“洁癖”的,每每出来跑步时看到江边的垃圾,不仅觉着碍眼,有时候还会闻到难闻的气味,让他难以忍受。
因为捡垃圾,贾一凡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虽然大部分时候他都是沿着江岸的步道跑,但在步道外,再远一些的地方,会有渔民在江岸边种菜,甚至有人怀疑他晨跑系个袋子,是为了跑完步偷菜比较方便。“明明别人跑步都是轻装上阵,怎么偏偏你越跑东西越多?”
有一次一个大妈很较真,非要检查他的袋子,打开一看,发现是一袋子塑料瓶和垃圾。这样被迫接受“检查”的情况,小贾每月总能遇到几次。甚至还有好心的大爷大妈问他:“小伙子你是不是没工作了?捡瓶子能卖几个钱呀?”这些问题未免会让小贾感到一丝尴尬,但尴尬之余,他总会认真地向大妈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保护长江,人人有责。
“在南京体育学院读研究生时,学校有环保志愿社团,我就参加了。”贾一凡说,一些同学堪称环保达人,他就是和这些人接触后,才对“净塑”有所了解。很多环保卫士关注更多的是海中的塑料垃圾,而他则比较关心长江等内河水域塑料垃圾的泛滥。为支持减少塑料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国家战略,WWF在全球发起“净塑自然”,他和身边的小伙伴觉得关注塑料污染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
“以前我比较在意别人目光,被询问时会感到别扭,但现在我会主动宣传‘净塑’的重要性。”身体力行保护着长江生态环境的贾一凡,已断断续续“净塑跑”两年了。受他的感染,江滩上“系袋子的人”越来越多。今年4月,贾一凡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呼吁“海洋零排放,长江沿线更要零排放”。他希望沿线更多的环保志愿组织也加入到“净塑”行动中,为长江生态大保护出一份力。
如今,贾一凡已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志愿队,志愿服务科已牵头组建一支“净塑”志愿队伍。在这片美丽的江岸边,至少有70名青年和贾一凡一起守护江滩,守护着共同的家园。记者 傅秋源
郑金良:放流“追鱼”护长江
今年6月5日,长江海门段检测到几尾河豚的鱼苗。野生的?放流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把照片传给江阴68岁的郑金良辨认,他一下子就炸了:“苗的尾巴黄黄的,一看就是野生的河豚鱼苗!”作为昔日的“长江三鲜”之一,成群的野生河豚鱼苗已有20多年没在长江现身。从2002年到2019年,郑金良连续18年向长江放流河豚等珍稀鱼类,数量累计超过1.6亿尾。“长江十年禁渔第一年,野生河豚就回来了!”郑金良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
农民郑金良是江阴的一个传奇。他47岁时开始全身心扑在长江珍稀鱼类养殖和种群恢复上,在“追鱼”过程中数次险送命。人工繁育“长江三鲜”时,又遭受过2万多条小河豚相互撕咬最终全部死亡的重大打击。但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却始终一片痴心护长江,成为人们口中当代长江保护的“愚公”。
“长江病了!”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长江真的是病了,除了刀鱼、河豚、鲥鱼濒危外,还有很多没那么大名气的鱼也没有了。没想到总书记对长江这么关心,我也更加坚定了,一直以来做的事是对的!”
让郑金良焦虑的,是在人们视线中渐渐消失的,不仅是一种鱼、一种美味,而是一个不可再生的物种,一个平衡的生态。上世纪90年代 郑金良毅然放弃了过去的物流工作,踏上拯救“长江三鲜”的漫漫长路。
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五六月,郑金良就开始“追鱼”之旅。他一路追随刀鱼到洞庭湖或者鄱阳湖,忍饥挨饿、日晒雨淋,还有好几次险些跌落在江里。“刚开始只有一个驾驶员跟我一起,因为全世界还没有成功养殖长江刀鱼的先例。”后来,他测算出刀鱼溯江而上的游速是一昼夜22公里后,就专门在安庆“守株待兔”,足足4年才采捕到符合繁殖条件的雌性和雄性刀鱼。
2002年,在河豚繁育取得成功的当年,郑金良从他培育出的60万尾鱼苗中拿出40万尾,无偿向长江放流。自此,江阴市把每年的6月12日定为“长江放流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江大保护的行动中。而年近七旬的郑金良也把接力棒传到了从小跟着他一起放流的孙女手中,这个25岁的江阴女孩目前是南京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今年10月,郑金良被授予“江苏最美生态环境保护者”荣誉称号。他以自己的坚守和热爱,带动一群人自发守护长江,而正是很多像郑金良这样的平凡人,让母亲河休养生息,恢复水域生态和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记者 陈 洁
谢学平:收起渔网当了种植大户
11月初,在“江尾海头第一镇”太仓市浏河镇,谢学平的种植田里一派忙碌。长江水流经水田,蓄积水流,成为芡实、水芹等作物理想的种植基地。人们眼中的这位“种植大户”,曾经是在渔船上干了大半辈子的渔民。几年前转型上岸后,这位老渔民的岸上生活依然“靠水吃饭”——收起了渔网,做起了水生作物种植,如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漂在江上,船开到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谢学平大半辈子的生活方式。谢学平是淮安洪泽人,1981年,他开船来到太仓浏河,捕鱼捞虾,以渔为生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这些年来,太仓从开发利用到保护长江岸线,渔民的作业区逐渐减少,促使谢学平等一批渔民转业转型。
在谢学平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长江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汛期时,一条渔船每天少说能捞上百斤刀鱼,河豚等名贵鱼类的价格,当时低到6块一斤。”他见证了渔业的发展,也亲眼目睹了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枯竭:不到20年,鱼群种类数量就因滥捕急剧下滑;由于挖沙采石、工业污染等问题,长江水质恶化严重。“那时候只要一发水,各处河道里涌上来的都是煤炭颜色的污水,让人看了难受。”谢学平等渔民预感到,随着渔业资源减少和生态保护力度逐步升级,捕鱼不是长久之计。
“说来也巧,后来我桩桩件件的谋生之道,都离不开水。”上岸后,谢学平开过饭店,养过大闸蟹,最终在浏河镇何桥村建立了太仓首家芡实种植基地。让谢学平等渔民感到欣慰的是,在太仓,无房渔民由社区规划安置,社区统一为渔民办理养老保险,并且帮助找不到工作的渔民就近到企业上班。如今,太仓54户长江渔民已全部洗脚上岸,年迈的享受养老保险,年轻的上班、创业,开启了新的人生。“以前还有人趁着夜深弄条小船下网,搞点副业,现在有了保障,偷着返渔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谢学平说。
如今,闲暇时,谢学平会走上两三里地,到长江岸边走走。毕竟在长江里“漂”了大半辈子,对长江还是有着割舍不下的感情。“过去在江边都看不到人,现在一到周末,江边到处都是来休闲的游客,我会主动和他们说说话,介绍介绍我们长江边的风景。”谢学平的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一个渔民,半辈子家在船上,现在上了岸,在太仓有了一份自己的事业,这都要感谢政府,感谢‘长江大保护’。”
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