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在唐古拉山,长江从茫茫雪峰之间出发,在即将奔腾入海的地方,孕育了一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江苏。
长江江苏段蜿蜒432.5千米,岸线总长1169千米,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设区市,涵养着江苏1/6的沿江生态。长江大保护,江苏责任重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近5年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引领下,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江苏在取舍之间,肩负担当,全省上下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强力推动环境污染、岸线违规利用等问题加快解决,毅然拿出发展经济的智慧和魄力,以全新的“领跑者”姿态,护江而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2020年1—10月,主要入江支流45个控制断面优Ⅲ比例为97.8%,与2015年相比,符合Ⅲ类标准的水质断面增加44.5个百分点。
《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关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突破实施方案》《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江苏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文件,江苏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全面谋划、系统推进和完善全省长江经济带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作战体系,为系统推进保护修复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针对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所披露问题,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问题整改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加以推进,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和“销号制”,紧盯整改要求和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问题整改销号;印发《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办法(试行)》,明确设区市人民政府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印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整改方案,并突出企业法人的社会责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显也前所未有。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国家生态环境警示片所披露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在沿江11个省市中率先实现问题整改清零。
为加快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绿色转变,江苏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补缺作用,完善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和调控机制,从源头上减污增效,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编制,确定环境管控单元2592个,划定231块生态红线区域,陆域面积约占沿江8市9.77%,会同有关部门安排生态补偿资金15亿元,引导各地守住生态“家底”、为发展“留白”。
找准病灶,方可追根溯源。为防范环境风险,江苏全面开展长江健康大普查、大体检,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技术,组织对沿江8市的入江排污口开展全面排查,初步掌握沿江污染分布状况,并率先全面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工作,为诊治“长江病”寻找更多良方,并组织对19个沿江化工园区开展“水平衡”“废平衡”专项执法行动,变“问题找上门”为“上门找问题”,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红线。
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促进长江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开展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组织开展长江共抓大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建设沿江绿化带5100亩、新增江滩湿地约2380公顷,实施沿江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湿地等恢复工程……江苏用实实在在的措施,推进治理修复,加快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如今,在长江南京段栖息的长江江豚数量已由不足30头上升至约50头,太湖流域多年不见的“吉祥三宝”(桃花水母、白鹭、地衣)开始回归。
为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江苏还发布了10项地方环境标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成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选择10个产业园区,开展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推出16项“放管服”改革举措;实施133个“绿岛”试点项目;制定在生态环境监管中保护企业合法产权的“二十三条”,完善差别化管控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利用科技手段推行“非接触式”执法,提升执法效能,做到“有事必查、无事不扰”;召开“金环”对话会,积极推进“环保贷”;建立企业接待日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此外,为推动社会行动体系建设和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江苏还推出了“长江大保护小使者”行动、“同饮一江水共筑绿篱笆”等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凝聚和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拆除沿岸非法码头、关停沿岸污染企业工厂、增绿植绿、修复长江两岸生态环境……经历了一番“刮骨疗毒”,如今的江苏沿江岸线已是一片绿色。
点点滴滴的改变每天发生在长江岸边,作为江苏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近年来,南京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强烈的“答卷意识”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持续整治修复补短板、加快转型提质树样板,水清鱼跃岸绿景美,长江生态画卷正重新回归。
建立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镇江建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保护好江豚,2018年10月,镇江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时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等保护区管理设施,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核实能力,建立水陆空立体监测网络。玩耍时上游下蹿,喷出一串串水柱……如今,在江边散步的镇江市民欣喜地发现,曾经久违的“水中精灵”江豚频频出现。
扬州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取水口,坐拥81公里长江岸线,近年来全力推动长江扬州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首倡并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江淮生态大走廊,强力推进总投入30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等八大工程,编制《长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和《长江码头布局规划》,强化长江沿线集约利用、生态引领,让“绿”的底色更靓、“金”的成色更足、“新”的特色更明。
泰州拥有长江岸线97.8公里,为了永葆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泰州市委、市政府以“压倒性思维”下最大力气和最大决心,通过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建立“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实现长江沿岸区域生态红线、环境质量、资源利用、长江排口整治等情况一览无余、实时可查,确保沿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同时实现岸线优化、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目标。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为落实长江退捕禁捕工作,常州成立了由该市主要领导牵头的常州市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清江”“清湖”等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查处非法捕捞渔具制售行为和非法渔获物交易利用行为,坚决斩断偷捕地下产业链、利益链。
35公里的无锡江阴长江岸线,已然重新规划“进退”,8公里沿江公园、10公里运河公园呈T字形交汇,组成一江一河生态“T台”。按照江阴加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项重点示范工程将于2020年全部完成,意味着江阴即将打通城市水系“三经六脉”。进退之间,着眼的是百世之利。高端进、低端退,生态进、生产退,在追求产业“含金量”“含新量”的同时,江阴更追求“含绿量”,还岸、还山、还绿于民。
苏州与长江相依,受长江滋养,因长江而兴。“百日攻坚”让荒凉沙岛变身生态花园、环保大提升“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生态优先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如今,全市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行动已转入常态,苏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行动果决,新一批任务和责任清单犹如号角声声,新时代“长江之歌”更加激越铿锵。
南通拥有166公里干流岸线,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投入200亿元推进城市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时代重笔,在这里挥写;总投资约9.9亿元的滨江生态景观带,在这里打造;南通首个以“国际”命名的“滨江国际街区”规划,在这里进行……如今,凝眸南通长长的绿色长江天际线,从长江、东海、黄海三水交汇处的华东最早的太阳升起处——圆陀角风景区,到以国际化视野重新谋划、塑造滨江城市风貌特色的南通“城市客厅”,江海壮美如画,长江万古奔流。
一条江,两岸人,一方水土。生产岸线变为生活岸线,公园绿地替代码头船厂,物流基地变身生态绿岛……如今的一江清水、两岸葱绿,432.5千米长江江苏段嬗变的“底气”源于历史的重托、源于两岸人上下一心守护健康长江的决心和信心,江苏人正为长江大保护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